最新訊息
 
耐心不是天生的!孩子個性急這樣教耐心
2021/2/26
2021年1月14日/分類: 最新文章, 社交與情緒 /作者: 天才領袖團隊

個性急、不能等、馬上就要,幾乎是現代孩子的共同問題,排隊沒耐心,玩玩具沒耐心,聽到要等就有情緒,而且不光是小小孩沒耐心,不少大小孩也如此,愛插嘴,作業龍飛鳳舞,沒耐心好好寫,積木拼圖太多就放棄,坐不住、容易分心、動不動就生氣等。到底孩子的耐心該怎麼教? 首先,要認清,耐心不是天生的,耐心是透過學習而來的,要教孩子耐心,就要做到下列六件事:

1.大人要先有耐心: 孩子會耳濡目染大人的行為表現,如果孩子常常看到大人沒有耐心,孩子就會認為這樣沒耐心的行為表現是對的、可被接受的,就會模仿,這樣,大人嘴巴上講再多要有耐心,都是徒然。

2.別太快滿足孩子需求: 孩子要練習等待,從生活中的小地方著手,例如孩子吵著好餓要吃,不需要著急得趕快幫孩子準備好,而是可以有耐心的回應孩子,請孩子一起幫忙準備,才能更快吃到。如果大人正在忙,但孩子突然過來提出要求、插嘴,就要提醒孩子看看大人正在做甚麼,而不是總是以孩子為中心,先處理孩子,要知道,在家你能以他為中心,但他在學校、團體中,是不可能讓大家都以他為中心的,因此孩子從2、3歲後,就該逐漸教孩子跳出自我,學習禮讓、等待、排隊…。

3.具體說明等待時間: 孩子對時間是沒有觀念的,就算他會看時間,說得出10分鐘後是幾點幾分,但也是不知道10分鐘感覺大概有多久,這至少都要小學三四年級以上對時間的敏銳度才比較好,因此,別都只告訴孩子「再等一下」或「再5分鐘」,孩子需要視覺化學習,可以讓孩子看計時器或時鐘,具體告訴孩子等到甚麼時候,如果是小小孩,爸爸媽媽可以利用音樂,告訴孩子這首歌放完媽媽就會過來,讓孩子理解。

4.提供等待小任務: 媽媽包裡建議要放適合孩子年齡的幾樣玩具,例如故事書、圖畫紙和筆、黏貼書、或積木等,讓孩子再需要等待的時間有事情可以做,孩子不像大人,在需要等的時間會自己打發時間,他們往往不知道要幹嘛就顯得沒耐心,再加上孩子很容易因為生理需求,例如累了、餓了,就顯得更煩躁,因此包包裡面放些健康的小零食也很重要。大一點的孩子則可以玩一些益智的遊戲,例如語詞接龍、成語接龍、猜時間(猜猜看甚麼時候是30秒)…等,讓等待的時間,有意義又好玩。

5.少玩3C,減少螢幕時間: 高科技產品的雖然有學習的意義在,但缺點就是對孩子而言屬於高度刺激,會讓孩子對於步調慢、聲光效果少的一般玩具或書籍失去興趣,尤其小小孩會更加明顯,因此建議當孩子比較有自我控制能力,小學以上再使用會更好。而且高科技產品往往代表就是快速,這會讓孩子只想要快,一需要等待就想要手機,令孩子學不到如何在閒暇時打發時間、娛樂自己,這只會讓孩子更沒耐心,也失去了專注力和擴展興趣的機會,造成惡性循環。

6.反向鼓勵,獎勵孩子等待: 要養成一個好行為,一定要讓孩子感受到好行為的好處,如果有吵就可以先吃糖,誰還會想要乖乖地排隊、默默地等待呢?因此,當孩子有表現耐心時,務必要好好的獎勵與讚許他,請孩子等待時,也可以先提醒,等待的好處會是什麼,並且說到做到,小小孩好處可能是實質的東西,大小孩也許就是點數,還有,最重要的一點,要正向教養,「沒耐心就懲罰」和「有耐心就獎勵」聽起來一樣,但對孩子而言就是不一樣,直接告訴孩子怎麼做,絕對會比禁止他怎麼做,更容易養成好行為。

 
如何讓孩子從聽懂到開口說?父母與幼兒交流是關鍵!
2021/1/8
2021-01-05 00:00 (更新:2021-01-05 16:54) (親子天下Shopping)

孩子是否遲遲不說話?藉由語言學習機制,幫助家長了解孩子學習說話的歷程。

你是否因為孩子無法開口表達完整語句而焦慮?或是孩子明明聽得懂妳說甚麼,卻不用語言回應妳而感到困惑?人們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都會經過一段語言碰撞期,在那段時間內,他們聽得懂語言卻說不出口,而這跟大腦本身的機制有關。

在大腦發展上,

聽懂語言的機制比說出語言的機制早熟

關於上述家長可能會有的煩惱,腦神經科學家已有許多重要的研究。科學家發現大腦中有兩大區塊跟語言有關,一塊叫威尼基區(Wernicke’s area),主管語言的理解,也就是讓人可以聽得懂語言;一塊叫布洛卡區(Broca’s area),負責控制發音,讓人可以開口說話。

在大腦發展上,聽懂語言的機制(Wernicke’s area)比說出語言的機制(Broca’s area)早熟,所以許多小孩會先經過一段聽得懂卻說不出口的階段。另外,孩子在學習語言的過程,尤其是學母語,因為還不懂很多社會的規範還有語言的邏輯,往往是從環境中的反應嘗試錯誤(trial and error)——也就是選一個回應方法去面對,如果失敗的話再換下一個,因此如何給孩子創造語言的環境去嘗試犯錯是重要的。

那有什麼方法去促進幼兒從聽懂到開口說呢? 家庭是幼兒語言發展最主要的環境,在語言尚未成熟的幼兒面前,可以多與孩子互動及說話,給予可以練習語言的場域,進而刺激腦部的反應。從邊玩遊戲邊學習的方式,促進幼兒的語言發展,也彌補現代家長可能因為工作繁忙,沒有時間好好陪伴孩子,需要找到更有效率且方便的教育媒材。 而親子共讀或是共事也是練習語言很棒的機會,當與孩子一起做一件事時,可以藉由討論以及問答的過程中拓展語言詞彙以及相關經驗。與幼兒交流可以促進幼兒的語言發展,其實不只上面共讀或是遊戲的方式,還有千千萬萬種等你去發掘以及嘗試!

 
如何搞定「盧不停」的小孩?成為比他內心還篤定的大人
2020/12/1

林維信 諮商心理師

造成不穩定的狀況很多,可能是情緒起伏比較大、常常處於分身乏術、怕被對方踩線、容易懷疑自己、內在價值觀衝突……。以下3種大人,最容易成為被小孩盧不停的對象:

1.情緒起伏大或分身乏術的大人 情緒起伏大的人,比較容易被對方掌握。因為他知道你心情好的時候跟你要東西特別容易成功;知道你焦躁的時候,一定不想被煩,只要煩你,你就容易答應要求;知道你生氣的時候,如何讓你更火大(或是如何討你歡心),讓你喪失判斷力。

2.很怕被對方踩線的大人 你愈怕對方踩你的線,對方愈是想踩你的線。這很弔詭,但人際氛圍,就是能讓對方察覺到你的「怕」(即使你沒有表現出來)。 你如果穩定,他「行動」前還會有所忌憚;但如果連你自己都會怕,他不去踩踩看豈不是對不起自己?! 至於為什麼會怕?可能是你不忍心、你不太會拒絕別人、你沒有經驗告訴自己可以怎麼做、你怕會破壞關係……。

3.懷疑自己或內在價值觀衝突的大人 小孩在盧的時候,常常會提出各種疑問,要你解釋,要你給答案,不論你怎麼回答,他都可以繼續追問下去,因為,小孩此時根本不是要答案,答案是什麼一點都不重要,他只是要你退無可退。大人愈多解釋,反而有更多漏洞讓小孩抓住。

在這種「一問一答」、「要求回應」的過程中,如果你容易自我懷疑,容易在這些事情上自我價值觀衝突,你的反應就會陷入不穩、動搖,對方察覺到就更不會放棄繼續盧你。 所謂的價值觀衝突像是:我是不是限制了他的自由? 我是不是剝奪了他的機會? 我是不是不重視他的需求? 我會不會傷害了他? 我是不是不夠愛他? 在管教上,我們如果有很多自我懷疑,我們就難以貫徹當下做的管教行為,自然顯得沒有力道;相反地,如果我們的內在很篤定地支撐我們外在想做的管教行為,小孩能明白你是非常認真而且說到做到,你的言行就會被他認真看待。 綜合以上,要擺脫成為被小孩盧的大人,以下幾個方向我們可以努力:

1.試著在小孩面前,情緒是穩定的、起伏小的。

2.與其想著對方是否會踩線,不如告訴自己「慢慢來也不會怎麼樣」,找回自己的節奏而不是跟隨小孩。

3.想想自己過去任何「篤定」的經驗,時時重新感受那是什麼狀態,讓自己多去記得那樣的感受。

4.問問自己期待什麼樣的結果,它是你最想要的(例如:希望小孩是一個誠實的人),其他讓你猶豫的價值觀可以放在它後面慢慢來,以這個結果當作內在目標,來貫徹你的管教作法。

5.解釋太多的時候,就讓自己停下來,不說話,看著他。只要你內心保持篤定,不說話可能比說話還有力道。 其實,當大人也從「我一定要做到」變成「我可以做到」的那一刻,大人就穩定了,小孩就能成長了。

 
做中學讓孩子增強學習力
2020/11/17

奠定學習基礎,讓孩子多動手累積經驗 文章出處:學前雜誌 作 者:洪蘭

爸媽必須適度的放手讓孩子自己嘗試,孩子的生存本能才能充分發揮出來;而放手的時機並沒有一定公式,爸媽要依孩子的個性來調整教養的方法。在2月號的〈學前教育〉中,有好幾篇文章談到「放手,讓孩子自己學習」有讀者問:「放手的原則是什麼?有沒有指標?怎麼知道什麼時候該放手?」這真是個好問題,太早放手怕孩子會受傷太晚放手孩子不能忍受父母的嘮叨,這個拿捏需要智慧並沒有放諸四海皆準的公式,因為教養孩子是藝術不是科學沒有重複性。

父母要依孩子的個性,調整教養他的方法。通常適用於老大的並不見得適用於老二,但是,不變的教養原則,在於放手而不致有不可逆後果的,才可以讓孩子去試一試。比如,有生命危險的事就不可以讓孩子去嘗試,因為生命是不可逆轉的。

1.自己動手做,大腦活化程度更強:

在腦造影的實驗中「經驗」決定孩子大腦神經迴路的連接,模仿別人動作跟自己做這個動作的媒介,雖然都是前運動皮質區的鏡像神經元,但是自己動手做時活化的程度不同也牽涉到更多不同的大腦部位,如負責肌肉、骨骼運動的大腦區域、眼手協調的區域及它們的回饋,這個回饋系統非常重要它會修正動作,使動作越來越精準;我們常看到搖搖擺擺學走路的孩子在做對一件事之後,他會退回去原處,再來一次,這個再來一次就是要確定剛剛那個成功的動作它所動用到的參數 (parameters)是正確的,在第二次又成功之後孩子會一遍、兩遍、三遍去做這個動作直到熟練為止,這個重複性的動作就是將這個神經迴路固(consolidation),當下次要再做這個動作時只要起意念,它會像拎粽子一樣找到繩子的頭一串粽子就出來了。

2.透過經驗的累積,孩子能舉一反三:

一旦整個迴路不停的被活化,它最後會變成自動化的動作,這時就不再需要大腦的資源去調整它、監控它了,所以經驗對孩子的學習來說非常重要,沒有東西可以取代它。蒙古有一句格言:「用嘴巴殺死的獵物搬不上馬,用言語殺死的獵物剝不了皮」看一百遍不如自己動手做一遍,所以在科學實驗上,老師都強調 「hands-on」,要學生動手做,刺激神經的連接與迴路的修正從做中學習它更增加孩子學習新東西的能力,新的聯結可以利用既有的迴路做基礎從中再去發展更新的聯結,神經迴路的活化是個骨牌反應它像水閘的門打開一樣,讓水流到所有相連的溝渠中變成觸類旁通、舉一反三而達到類化的效果。

3.對於危險的學習,一次就深印大腦:

對一些危險的事情,與其警告、防範、禁止不如 教他什麼是正確的動作,小學三年級以上的孩子就可以教他正確的使用爐火或工具的方法,父母也不妨讓他嘗試一下做了危險動作會發生什麼後果讓他不致再做出危險的事。我們天生有「一次學習」(One-trial Learning) 的機制,只要跟生存有關的學習一次就深烙大腦,形成強固神經連接再也不忘。很多孩子愛玩火(火焰的跳動是一個非常吸引孩子注意力的東西)父母履戒不聽,國外的父母便會把孩子的手指頭抓去碰一下爐子讓他燙過一次以後就再也不敢玩火;這是大自然賦予我們的求生本能,因為人生有些事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是百年身,所以對於一般性的學習它讓我們一再嘗試熟能生巧,但是對危險的學習一次就終身不忘。

4.爸媽適度放手,讓孩子身心充滿活力:

大自然對學習強調的是「經驗」,所以,放手對中國的父母來說特別重要,大部分華人的父母不喜歡孩子奔跑,要孩子中規中矩,其實奔跑對大腦來說,它是視覺刺激不停的在改變,孩子的眼睛一定要放在前方的目標 (大人不妨自己試試看),如果一邊跑一邊左顧右盼,僅速度會慢下來也會絆倒,因為注意力的資源被分散了;當奔跑時內耳的半規管在急速的工作以保持身體的平衡一些祖先傳給我們生存的本能全部都發揮出來,肌肉的運動帶來多巴胺神經傳導物質的大量分泌多巴胺使得大腦的愉悅中心活化;孩子在跑的時候臉都是笑開的,所以,適度的放手是必要的。

 
小遊戲也有大威力,「假扮遊戲」的孩子更聰明
2020/10/29
摘錄出處│《親子天下》文│曾多聞

扮家家酒、變裝遊戲等「假裝遊戲(Pretend Play)」,提供角色扮演的機會,可以豐富孩子各方面的發展。兒童發展專家、美國小不點文教機構教育長蘇珊•卡尼薩雷茲博士指出,每個孩子都可以從這類遊戲中學習,獨生子女、或者沒有上幼兒園而社交機會比較少的孩子更能從中獲益。 假裝遊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促進學前幼兒的生活及人際技能,以及對周遭環境的認識。

一、社交及情緒技能方面 建立同理心:變裝遊戲讓孩子有機會站在別人的立場看事情,有助同理心及同情心的建立。 克服恐懼:扮家家酒可以幫助孩子克服他們害怕或感到焦慮的事情。例如害怕看醫生的孩子,在扮家家酒中演幾次醫生,就比較能掌握看醫生的情況,而不會那麼害怕了。 提升社交技能:假裝遊戲可以幫助孩子發展出多項社交技能,包括認識並管理自己的情緒、讀懂別人的肢體或表情語言、自我控制並與人合作及談判。

二、語言及溝通發展方面 可以幫助孩子了解語言的力量與重要性。仔細觀察孩子的遊戲,會發現在扮家家酒的時候會重複父母或者他們身邊成人常說的話。這讓孩子有機會練習各種語彙,強化他們的語言發展,為日後的讀寫技 能奠定基礎。

三、肌肉協調發展方面 在遊戲中,孩子不知不覺大量練習了手眼協調的工作,這對他們日後學寫字也很有幫助。

四、認知發展能力方面 假裝遊戲沒有標準的遊戲規則,像是扮家家酒的「劇本」是孩子即興發想的,變裝遊戲的角色是孩子自己創造的。這種遊戲的特性,讓孩子在把想像力融入他們熟悉的場景,這些符號性及創造性的思考,是未來讀寫及數學能力的前導能力。

變裝遊戲不是只在萬聖節才能玩,平常在家裡,我們可以用以下方法,鼓勵孩子玩假裝遊戲:

提供合適的玩具 準備簡單、真實的玩具來與孩子互動。像是廚房道具、娃娃、工具台、手推車和玩具食物、甚至大紙箱,都能鼓勵孩子發想各種假裝遊戲。太多聲光效果、玩法固定的玩具,反而阻礙孩子的創造力。

用手偶來表達自我 給孩子幾個布偶或手偶。這讓他們有機會通過角色扮演,來表達自己的感受。 DIY創造道具組合 準備幾個大紙箱,每個紙箱裡放不同主題的材料。例如:你可以在一個紙箱裡放一件白袍、幾個填充動物玩具、玩具聽診器、一些繃帶。其他的紙箱裡也依據不同的行業放進不同的道具。

用戲服增加情境感 護士服、消防隊員或警察制服、郵差用的斜背包、餐廳服務生、飛行員的服裝都是不錯的選擇。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意願變裝,不要強調職業與性別間的關聯。

投入時間陪伴 最重要的是花時間和孩子一起玩。獨立遊戲當然也很重要,但與父母互動中學到的技能是無可取的。

 
孩子的責任感從3歲開始培養,別等到18歲再說
2020/9/25
2020.01.20 (更新 2020.09.03) by 曾多聞 (親子天下)

責任感應該從3歲開始培養,不是等到18歲再培養。事實上,有責任感的小孩會長成有責任感的成人,而沒有責任感的小孩長大以後也很難重新養成責任感。

有的5歲小孩上學前會自己把便當放進書包裡,有的2歲小孩吃完飯會自己收拾碗盤。他們的爸爸媽媽為什麼特別幸運?兒童發展專家蘇珊•卡尼薩雷茲博士說,這不是幸運,而是這些家長有教育孩子負責任。培養幼兒的責任感並不容易,需要費很多心思,但培養一個有責任感的小小孩,比處罰一個不知責任感為何物的青少年有效的多。

培養責任感的好選擇:做家事

愈早開始培養責任感,愈能使之變成孩子價值觀的一部分。培養任感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邀請孩子做家事。即使是學步兒,也有足以勝任的家事:例如收拾玩具、餵食寵物。教養專家吉姆•費伊指出,每個人在社會上,都需要感到自己有貢獻、有用,即使幼兒也不例外。不讓孩子做家事,他們就沒有機會對家庭做出貢獻、沒有機會感覺自己有用。 所以,幼兒需要藉由做家事來培養責任感與歸屬感。美國馬里蘭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

羅傑•麥金泰爾提醒,在指導孩子做家事時,家長要避免落入4個常見的「陷阱」:

1. 不要堅持完美。孩子做家事難免出錯,家長應該放輕鬆,不要因為孩子出錯撿起來做。

2. 不要延後。你可能覺得孩子還小,做家事還太早。但其實有很多簡單的家事可以讓小小孩分擔:例如把髒衣服放進洗衣籃,或者吃完飯以後把髒碗盤拿到水槽。

3. 不要吝惜讚美。當孩子開始做家事,立刻誇獎他,不要等到他做完才誇他。爸爸媽媽的讚美,會讓孩子家事做得更起勁。但不要用零用錢來獎勵——做家事的目的是培養責任感與歸屬感,應該跟零用錢脫鉤。

4. 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要讓孩子知道家事是每天必做的,而非一時興起時做一下。 小小孩如何做家事?給出明確指示吧!

費伊建議,開始執行時,可以設計一張家事表:首先,讓孩子們選擇他們自己想負責的項目。爸爸媽媽確認每個孩子都分配到一項適合年齡的任務後,就可以來製作這張表。這張表可以有3欄:第1欄是家事的項目,第2欄是負責人的名字,第3欄是應該完成的時間。接下來就可以按照家事表來執行。 指導年紀較小的孩子做家事,還有幾個小竅門:

1. 明確指示。與其叫孩子「整理房間」,不如教他「把衣服放進衣櫥裡,書放回書架上,玩具放回玩具箱裡。」

2. 循序漸進。先示範給孩子看如何做。然後請孩子幫你一起做。最後讓孩子自己做。

3. 適度提醒。我們讓孩子做家事,是為了培養他們的責任感,不是為了挖陷阱來處罰他們,所以提醒很重要。可以用「先⋯⋯再⋯⋯」的句型給孩子提醒,例如:「先餵貓咪,然後我們再吃飯。」

 
《丹麥的幸福教養法》
2020/8/12

文/李明憲,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教授

作者潔西卡在生活脈絡沉浸中體會到為何丹麥人可以被世界經濟合作發展組織評選為全球最幸福的國家。因為他們從小教養的方式有助於我們的社會幸福感的提升。這個教養方式可以用PARENT這個英文字來歸納。

1. PLAY(遊戲) 大人們也應該放下身段體驗遊戲,遊戲中的社交活動與壓力因應,對於未來成年生活有很大的助益。因此不要阻止小孩對遊戲的設計。丹麥父母做的主要事情之一就是讓孩子們自由地玩耍。而不是參與父母指導或規劃的活動,讓小孩多多自己享受遊戲時間。作者建議嘗試將小孩帶到大自然中,與一群不同年齡的孩子一起探索。以孩子為主導的遊戲建立了自尊,而且他們也從其他孩子那裡學到很多東西。

2. AUTHENTICITY(真誠) 作為成年人,為孩子們提供稱讚的糖衣是很容易的。作者說“對孩子說實話就是告訴他們你的真實想法-無論好壞”。 例如,如果你的孩子畫了一幅畫,不應該誇張地說,“你畫的好棒,你以後一定成為一位藝術家”,家長應該詢問與討論為什麼小孩選擇那些特定的顏色。真誠的理解他們的表現,給予真誠的建議。

3. Reframing(重塑觀點) 教育孩子重塑觀點是非常重要的,引導他們去看待事情的另一面。例如當您的孩子有抱怨時,請與他們討論他們在乎的問題,並傾聽孩子故事中的積極面,幫助他們專注於這些積極的細節。例如你的孩子抱怨他們討厭學校,那就提提他們所愛的藝術課。或者,如果他們認為自己在足球方面很糟糕,那就談談他們認為自己踢得好的一周。幫助你的孩子專注於他們能做什麼,而不是他們不能做什麼。

4. EMPATHY(同理心) 想要孩子同理他人,先從尊重並允許孩子表達情緒開始,我們都想培養對自己和他人表現出同情心的孩子。在丹麥的養育法中,重視教導孩子們尊重並努力真正理解人。練習同理心的好方法是跟小孩討論面部表情。向他們展示一個悲傷、憤怒、快樂、緊張和害羞的人的不同照片,並跟你的孩子討論為什麼他們認為這個人有這樣的感覺。

5. No Ultimatums(不下最後通牒) 很多父母經常以專制的方法訂定明確的規則,(例如:你最好這樣做!),丹麥教育的方法則是迴避與小孩的對抗,努力保持尊重,並解釋規則與後果給孩子聽,給予孩子很大的信任。

6. Togetherness Hygge (Coziness) 重視團聚時光,「Hygge」這是一個丹麥慢活舒適幸福生活的意思。丹麥人定期享受與朋友和家人相處的時光。這是丹麥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他們會找到一種微妙的和諧方式。這是從小訓練的生活方式。

 
愛說不要&愛尖叫,爸媽怎麼辦?
2020/7/21

你家有尖叫小孩嗎?我家的老二,11個月大的寶寶,肺活量之大,常尖叫到左鄰右舍都來關心,你以為老大就比較好嗎?才沒有勒!從老二出生後,就退化到也用叫的來表達抗議或興奮,孩子在發展過程中,到底為何出現尖叫行為,我們從不同的年齡來探討原因與解決方法喔!

★6個月―1.5歲:「能力不足」的尖叫 這個階段的孩子發展上,語言或動作能力尚不足夠,在表達時會用較強情緒的表達方式,來吸引大人的注意,如尖叫就是一種。 二選一的溝通方式 「喔~妹妹生氣了嗎? 是想要吃餅餅還是要玩球球」(表示情緒上同理孩子;同時給予選擇,轉移孩子憤怒的情緒,並專注在提供孩子表達意圖的方法)「對喔,想要吃餅餅嗎! 那先坐坐! 先坐好就吃餅餅」(多些眼神注視,讓孩子期待內在想法被實現,此時孩子因表達不好的生氣情緒可稍緩解) 多分享快樂的情緒 此法可用於父母與孩子建立親密互動關係。另外,此階段孩子的情緒受照顧者情緒的影響很大,喜怒哀樂中,照顧者適當的互動與引導,有助於孩子情緒發展!

★1.5歲―2.5歲:「為反對而反對」的尖叫 隨著認知能力提升,需求變多,小孩生氣及哭鬧到了2、3歲時比例會大幅增加。 「不凡事禁止」,在規矩下開放孩子充分探索 「不哭就可以來抱抱,哭完了嗎?」(然後可以做自己的事情,但給孩子的訊息仍是簡單規則,試著放手讓孩子停止哭泣!因為每個孩子能力發展不同,父母可以觀察每次的強度變化,並且在生活中觀察孩子是否有特別喜愛的東西,當作情緒的安撫物,也可以是正向行為的增強物) A溫和的語氣+B簡單的指令+C鼓勵好好說,ABC三步驟有助於孩子自我調適與情緒恢復。

★2.5歲―3.5歲:「很有主見」的尖叫 這個年齡的孩子在認知、語言與動作都有很好的發展下,慢慢可以控制自己,也開始瞭解別人期待他怎麼做,父母無形中也對孩子累績越來越多規矩及不允許做的事情,也有一類孩子因為有弟弟妹妹一起來分享爸媽的關愛,讓孩子的情緒發展失衡,是這個年齡孩子大哭尖叫的原因! 我是小幫手 可由家事著手,釋放家中簡單的家事給孩子幫忙。 別讓處處「不可以」囚禁了孩子的發展 甚麼都想自己來的孩子:「我要喝水,我要自己要倒水」倒水這件事跟孩子手眼協調、手腕穩定度的能力有關,能力好了,自然孩子從中獲得成就感。那灑出來的水呢?建議父母可以往引導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

★3.5歲―4.5歲:「挑戰權威」的尖叫 這個年齡孩子的心智發展正處「感同身受期」,也就是說孩子正發展簡單的同理心!這是需要嚴格建立兒童行為規範的時候,也是同理心培養的好時機,教師或家長的教育方式,會影響哭鬧尖叫行為的發生率! 榮譽集點貼紙 獎勵孩子的正向行為,可以用孩子喜歡的貼紙、彈珠、印章等。 角色扮演~如果是你怎麼辦? 藉由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擬情緒經驗來幫助孩子思考;練習「設身處地」引導孩子站在不同角度解讀情緒,了解情緒產生的成因。 2015.04.22 (更新 2015.09.15) 王宏哲兒童發展專家

 
教育小孩∼5大黃金守則學起來
2020/5/25

醫學審稿: Dr. Stephen Lai | 文: Weitseng Lin 發布時間 : 2019年7月3日11:00

親子教養守則數以萬計、無以計數,其中許多觀點是相互衝突矛盾的,常讓父母們困惑不已,無所適從。其實,建立親子之間的緊密連結、擁有穩固的親子關係,就是父母教育孩子最重要的考量,不需要過於依賴權威,或想要操縱孩子的一切。以下為5個黃金教養守則可供參考:

1.每天花時間陪小孩

給每個孩子(如果您的小孩不只一個)一段屬於他個人的陪伴時間,灌注您所有的注意力在他身上,關掉您的手機。可以讓孩子作主,選擇他想做的事,或只是講話聊天,什麼也不做也行,您和孩子可以輪流決定。

盡量讓每個孩子都有不同,且專屬於自己的陪伴活動或方式,孩子之間不會互相比較,彼此干涉。除此之外,切記陪伴的目的,是與孩子建立連結,唯有讓您的孩子感覺您是基於愛與關心,他們才會心甘情願,接受您的糾正及教誨。

2.無論如何都要保持冷靜

不論是面對很爛的考試成績、亂發脾氣的小鬼,或是不肯好好吃飯的磨人精,父母都請切記,務必保持冷靜。在您開口之前,一定要克制住情緒,先冷靜下來。當牽涉到自己的孩子時,每件事都像十萬火急,人命關天般的極度重要,其實事後想想,也沒什麼,幾乎沒有一件事值得您大呼小叫、理智斷線、火冒三丈。您只需要提醒自己深呼吸,或暫時離開現場,當您完全平靜之後,再回來面對。

3.孩子也需要宣洩情緒

閉嘴!不要吵!不准哭!是許多父母面臨孩子又哭又鬧時,第一個直接反應,然而這是不對的。身為父母,應該讓孩子明白憤怒、生氣、傷心、感覺受傷害,是可以被接受的情緒表現。幫助孩子讓他們感到安心、安全及被接納,是為人父母的責任,讓孩子知道,他們可以自由地在您的懷抱中哭泣。

4.避免對峙

傳統教育中的父母,都認為自己是發號施令的一方,而孩子就應該是聽話、遵從的另一方,但現實並不總是如此。為了證明誰才是老大的親子對峙,永遠是雙輸的局面。如果您的孩子不餓、不想吃飯,就相信他們說的是實話,姑且別吃吧!少吃一頓飯,地球一樣轉,世界也不會毀滅,不是嗎?

5.不要莫名地反擊、處罰孩子

即使問題不出在您,孩子還是會將自己的情緒,發洩在您身上,對著您耍賴哭泣、無理取鬧。您要能分辨,這是孩子在表達不安、不知所措的一種方式,而不要將其視為對您個人不滿的攻擊,更不要因此而反擊、處罰孩子。給孩子時間和機會,試著引導孩子,將他們生氣或傷心沮喪的原因說出來,表現出同理心,教導他們正確的面對與處理事情的方式。

 
擁有生活力,從小開始
2020/4/1

2010.06.05 (更新 2018.12.14)

by李佩芬、陳念怡(親子天下雜誌13期)

打造孩子生活力,就從相信孩子,檢視自己是否「代勞太多、示範太少」開始。

以下事情,你已讓家中十二歲孩子自己獨力負責完成的,請打勾: □ 為家人切盤水果 □ 蹓狗 □ 清理汽車內部 □ 消毒自己的小傷 □ 摺好自己的衣服 □ 縫掉落的鈕扣 □ 安排自己的讀書時間 「省省吧!等他做喔?我還是自己來比較快!」或許你內心如此叨唸。 「怎麼可能?別弄傷自己就謝天謝地了!」或許你心裡正如此吶喊。 在直覺認為孩子「不可能」、「做不到」、「不想做」前,請等一下! 請花個三秒回想:「孩子曾在大人陪伴下,做過這些事情嗎?」、「當孩子自動自發完成這些事情時,你怎麼說?」

「孩子是否有自立能力,其實是親子互動的結果,」友緣基金會副執行長黃倫芬如是觀察。 相信孩子「有能力做好」,是放手讓孩子自己來的基本準備。

※把家事列為本位課程之一的台北市五常國小,老師觀察各年段孩子能力,分別為低中高年級制定了不同的認證。如低年級有整理書包、擦桌子、擺碗筷,中年級有掃地、整理書桌、洗碗盤,高年級則有洗衣服、挑菜洗菜、縫補鈕扣等。 ※本身有五個孩子的美國親職教養專家依麗莎•梅德哈絲博士(Elisa Medhus),在《Raising Everyday Heroes:Parenting Children To Be Self-Reliant》一書中,也提出要讓孩子成為日常生活裡的「自立小英雄」,打從孩子十八個月大,就可以交付他簡單的生活小任務。

※例如從撿起玩具、如廁後沖馬桶開始,三到四歲,可讓他自製簡單的三明治、用安全剪刀剪下折價券;五到六歲,讓他把垃圾拿出去、自己洗澡;之後隨著年紀增長,可以成為家庭小幫手的範圍愈來愈廣。在她對十一至十四歲孩子建議的嘗試清單裡,就包括了換床單、燙衣服、根據購物清單採買、規劃自己的小派對等等。 *本文摘自親子天下出版《教養小書包:培養自立負責的孩子》(電子書),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上一頁 目前為第4頁/總共有21頁   下一頁
 
 
407台中市西屯區西安街78號 電話:04-27018008 傳真:04-24526739 Mail:feng.chia.kids@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