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訊息
 
跟小孩溝通時兇沒有用!七大金句,讓孩子聽懂你想說什麼
2022/1/7

by 龍小禾 資料來源:Parents、Rasingchildren

跟孩子說話的時候,一定要板著臉說很長的話他才聽得懂嗎?到底要怎麼說,孩子才聽得懂爸媽的話呢?有些讓孩子易懂的溝通小原則,可以輕鬆幫助親子溝通更順暢。

金句1:「我知道,這很難」 當你說這句話時,可以輕拍孩子肩膀,會更容易緩和孩子激動的情緒。厄什勒博士認為,大人的同理,可以幫助孩子跨越那感覺很差或是被卡住的情緒。

金句2:「請往前走!」 對小小孩說,給一個正向的指令比長篇大論更有效,厄什勒博士發現,當大人說「不要跑」或是「請不要爭論」的時候,孩子除了會暫停現在的動作,同時也在腦海中搜尋合適的回應:那我接下來應該做什麼呢? 但是像「請往前走」,這樣的句子,很簡短明確的告訴他下一個動作該做什麼。

金句3:「再試一次」 當孩子出現些不受歡迎的行為像是大吼大叫、搶玩具或是粗魯的時候,往往是因為他們希望對某些情況有一定的控制權,一但他們有了控制權,他們將會更合作。因此,面對這樣的狀況,或許可以試試看對他們說:「我們重做一次吧!」這樣可以有效幫助他們選擇用不同的行為方式重做而且不會增加罪惡感。

金句4:「我剛才說了什麼呢?」 很真誠地詢問孩子:「我剛才說了什麼呢?」,是提醒孩子記住大人的話,提醒他們現在應該做什麼。當對孩子說這句話的時候,口氣很重要,因為一不小心這句話聽起來就會像在責備,如果你此時語氣剛好又加重,孩子也會跟著提高音量。

金句5:「我太愛你所以不想爭論了」 這是非常有效的一句話,因為當這句話說出口,直接代表著沒什麼好爭論的,孩子我們一起往前吧。

金句6:「當你用這口氣說話時,我沒有辦法理解你的意思」 這是一個停止孩子抱怨的好方法,厄什勒博士建議,一但當孩子停止抱怨,願意好好溝通的時候,大人可以主動給予鼓勵,並且告訴他,為什麼好好表達比抱怨是更好的溝通方式。

金句7:「我們該如何請人幫忙呢?」

教養的路上可能常常會需要提醒孩子要有禮貌,但是喋喋不休的碎念可能帶來反效果,我們可以冷靜的提醒他們:「我們該如何請人幫忙呢?」舉例來說,如果孩子想要玩別人的玩具,與其讓孩子對人直說:「我要那個玩具」,家長可以用問句提醒孩子:「我們該怎麼問呢?也許你可以問『可不可以讓我玩一下你的玩具』」。

※除了以上金言外,父母的以身作則也很重要,因為孩子會模仿父母的溝通方式。另外,父母也要記得當一個良好的傾聽者,耐心聽完孩子的話再回應,並且用他們可以理解的概念和詞彙跟他們溝通。 最後,不只大人喜歡讚美勝過批評,孩子也是一樣的,所以當我們想給孩子一些「建設性」建議的時候,別忘了同時也記得稱讚他們。

 
洪蘭 : 用心,決定成敗的關鍵
2021/11/23
洪蘭 : 用心,決定成敗的關鍵 作者:洪蘭  出處:親子天下

「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人生的任何問題都在於我們如何去界定它,登高自卑,行遠自邇,不要怕孩子學得慢,只要用心,一定會成功。 一位老師跟我抱怨現在的孩子不是不用功,而是不用心。叫他做的都會按照吩咐去做,只是不用心去想中間的關係,以致辛苦讀進去的資料沒有放對地方,變成白讀。另一位老師說,不只孩子不用心,連大人也不用心,她跟朋友約在高鐵車站見面,朋友臨時有事不能來接她,請別人代勞,但竟然沒有把見面地點的細節告訴來接的人,害她在車站多等了半個多小時。她生氣的說:「換人接沒關係,但要講清楚,怎麼可以這麼不用心,丟下一句『去幫我接』就不管了。」

在心理學上有個墨菲定律(Murphy’s law):假如事情有可能出錯,就會出錯(If anything can go wrong, it will.)。很多意外就是這樣發生的,說話者沒有用心想一下聽話者的背景知識,陰錯陽差,悲劇就發生了。

哈佛有位教授在上課時問學生:「下課前,有時間聽我講個故事嗎?」學生都看看手錶說:「當然有。」他再問學生:「現在是幾點?」結果剛剛看過手錶的學生又再看一次錶才能回答。我們納悶:「不是才看過時間嗎?怎麼不知道現在幾點?」他說:「學生第一次看手錶時,不是看時間,而是在看離下課還有幾分鐘,夠不夠讓老師講故事,所以就不知道時間是幾點,必須再看一遍。」其實我們看東西不是用眼在看,是用心在看,你只看得見你預期看見的東西(All that we see are our visualization, we see not with the eye, but with the soul.)。我們從小學會在特定情境中尋找特定東西,心中所預期要找的東西,會使我們忽略了不在預期中的環境物件,因此就視而不見了。

這種只看一件東西的標準答案教育方式,對創造力非常不利,因為創造力的定義就是「在每個人都看到的東西中,看到別人沒看到的」。孩子必須能從不同的角度去看事情,才會產生創意。在還有八天才出生的小貓大腦攝影上,我們看到牠大腦神經元有密密麻麻的神經連結。但等牠變老時,同一個神經元的神經連結已不像小時候那麼茂密。用進廢退,只剩下常用的變得很粗大,不用的已被修剪掉了。神經連結得愈密,愈容易觸類旁通,所以小孩的創造力常比大人好,他們常看到大人沒看到的東西。

凡事用心是成功的必要條件。在科學上,一個問題界定得好,答案就出來了一半,誠如大家熟知的「季諾的弔詭」(Zeno’s Paradox):如果每次都朝目標前進一半的距離,將永遠無法到達目標,也就是說,如果每次朝家門走一半的距離,將永遠進不了家門。但是如果把這個詭論倒過來,每次只朝目的地走一小步,不論這一步有多小,總有一天可以到達目的地。所以應該鼓勵孩子去做,即使做得慢,也總有一天會達到目標。

「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人生的任何問題都在於我們如何去界定它,登高自卑,行遠自邇,不要怕孩子學得慢,只要用心,一定會成功。

 
孩子鬧情緒,父母不能做的事
2021/11/2
2009-04-05 00:00 更新:2020-11-20 17:20 by 陳念怡 (親子天下雜誌5期 2009-04-05出刊)

父母扮演情緒教練的孩子,比較有能力處理自己的情緒,挫折忍受度高,社交能力和學業表現也比較傑出。提高孩子的情緒能力,已成了現代父母的必修課。面對孩子的情緒,父母最常見的反應是:

1.以暴制暴:「再鬧,就給我試試看!」「不乖就把你趕出門」之類的嚴懲、恐嚇和威脅話語,不但會扼殺孩子的自尊心和安全感,甚至採取自我破壞和被動的攻擊行為當成報復。

2.當孩子情緒的奴隸:「不要哭,就帶你去吃麥當勞!」「我買玩具給你就是了,別難過了!」用賄賂、哄勸的方式息事寧人,避免孩子體會不好的情緒,反而讓孩子學會了「情緒勒索」。

3.男孩別哭:「男子漢不要哭,勇敢一點!」哭泣不是懦弱的象徵,男孩也有各種心理需求。一旦哭的權利被剝奪,男孩的情緒表達就容易出現障礙。

4.為孩子的情緒貼標籤:「你這個壞孩子,為什麼這麼粗暴?」「真是愛哭鬼!惹人厭!」你貼在孩子身上的「負面標籤」,會輕而易舉的扭曲孩子的自我概念。

5.流於說教:「你看!我不是早就跟你說過了……」當孩子傷心、難過、生氣的時候,情緒已經主導了全部意識,根本不是灌輸規則與訓誡說教的好時機。

6.迴力球效應:「你再鬧啊!乾脆把我氣死好了!」在孩子鬧脾氣時,無法保持冷靜,反而回以憤怒,形成「你來我往」的惡性循環,最後「發脾氣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想法也將深刻在孩子的心上。

7.阻斷話語:「怎麼垂頭喪氣的?振作一點!」對孩子的情緒視而不見或輕描淡寫,不但阻斷了親子溝通,也讓孩子相信情緒是不受歡迎的,進而築起一道心牆,變成一個對自己和他人的感受都顯得麻木的人。

8.歸咎他人:「跌倒了不痛!都是地板害的!」當孩子遇到挫折時,為了安撫孩子情緒而歸咎外界環境的做法,會讓孩子無法對自己負責,失去從錯誤中反省學習的機會,容易養成遇到挫折「只會怪別人」的惡習。

爸媽如何當好情緒教練? 孩子情緒學習經驗深受父母的影響,父母同時也是穩定孩子情緒的最主要來源。 三個步驟 破解孩子情緒密碼 培養情緒能力,愈早開始愈好,且要注重方法和技巧。在處理孩子的情緒問題時,父母可採取以下三個步驟:

步驟1:理解、接納孩子的情緒 如果孩子出現情緒反應,父母要先用同理心和傾聽的技巧,接納孩子的情緒。當孩子知道你願意理解他的感受,就會慢慢將心情沉澱下來。

步驟2:協助孩子覺察、表達情緒,並釐清原因 接下來,父母要像一面情緒鏡子,運用言語反映孩子的真實感受,協助孩子覺察、認清自己的情緒,之後,繼續用開放性的提問方式,例如:「今天是不是發生什麼事了?」協助孩子正確表達情緒,釐清情緒背後的原因。只有找到情緒反應的真正原因,掌握孩子的心理需求,才能對症下藥。

步驟3:引導孩子調整認知,思考解決方案 等孩子情緒緩和下來,引導他調整認知,從另一種角度看待引起他困擾的事情,例如:「玩具被同學不小心弄壞了,你覺得很生氣。但是你打人沒辦法讓玩具恢復原狀。我們一起想想看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好不好?」

 
孩子犯錯不能只說「對不起」
2021/10/19
作者: 周育如 竹教大教授 2015-12 親子天下Baby 12期

幼教專家周育如指出,現代父母碰到孩子犯錯,大多會要求他們道歉,並開始不斷講道理,但這種做法沒有讓孩子真正體認到做錯事要承擔後果,等於沒有達到管教的目的。光打罵和光說理都不對。近幾年,隨著少子化和父母教育程度升高,我觀察到一個現象,父母們愈來愈不用打罵的方式教孩子,而傾向於用「講道理」的方式處理孩子的犯錯行為。標準的模式是,當孩子做錯事時,先要求孩子要說「對不起」,然後很仔細的告訴孩子他錯在哪裡,為什麼這樣做不對,當孩子道了歉,也表示理解及同意父母的說理時,這個管教就結束了。 但是這整個過程中,缺少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

年幼的孩子因為經驗不足,原本就很容易犯錯,重要的是,當他做錯事的時候,父母如何回應他,將影響下一次他犯錯時的反應。如果父母在孩子做錯事時用打罵的方式回應,孩子整個感受的焦點將是自己的恐懼,很難去對事件本身進行反省;但是,如果孩子做錯事時,父母就是要求他道歉,並不斷的講道理,孩子學到的是,我做錯事只要說「對不起」再被叨唸一番,其實就沒我的事了。比較這兩種管教方式誰也不比誰高明,因為同樣都沒有達到管教的目的。

讓孩子為犯錯行為負責,孩子做錯事,父母管教重點應該是讓孩子體認到他做的事造成什麼後果,更重要的是,他必須為這件事的後果負起責任。例如,孩子因為邊吃邊玩而打翻了碗盤,父母不必大發雷霆,但要讓孩子負責把打翻的東西收拾乾淨:教他收,盯著他收,不收完不可以去做其他任何的事,堅持到底直到他清理完畢為止,下次他就會知道,吃東西要好好吃,否則要收很久。 又例如,孩子把別人的玩具弄壞了,父母不必生氣打罵,但要讓他補償對方,用自己心愛的玩具去賠,下次他就會知道,玩別人的玩具要小心愛惜,否則會換來讓自己心痛的代價。如果是不可補償的狀況,例如孩子把別的小朋友弄傷了,則帶著他去看別人流血的傷口,讓他看受傷的小朋友接受治療的過程,讓他看見他是如何造成了別人的痛苦,如果受傷的小朋友需要協助,儘量讓孩子動手幫忙。之後父母可以說些道理,但不是訓斥,只要真心懇切的讓孩子知道,他這樣做讓父母覺得很難過,以後要怎麼做會更好一些。

不必打罵,不必過度說理,重點是要讓孩子有真實的體驗,真真切切的體驗到為什麼我不要再做這樣的事,因為我要付出代價,因為我造成了傷害,因為做錯事,從來都不是說「對不起」就了事。 我們常說,教養孩子要認知、情感、行為三管齊下,因此,管教絕不是講理就好,還要有情感的體驗和讓孩子負起責任的行動。說「對不起」就算了嗎?親愛的孩子,可沒這回事哦!

 
喝水量不夠疾病多!從孩子體重看一天該喝幾cc的水
2021/9/23
2021-04-06 10:10 by 張向晴

醫師提醒,水分是人體最重要的組成,擔負許多重要人體功能;特別是在成長階段的小朋友更應該注重水量攝取。為什麼要多喝水?陳英仁解釋,這是因為人體無時無刻不在流失水分,呼吸、皮膚新陳代謝、調節體溫、排泄廢物等,都需要水的幫助來達成,所以水在身體運作扮演非常多的角色,是維持身體「動態平衡」最重要的基質。

兒童喝水量建議以體重換算

榮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則提醒,在生長期的小朋友更要注意水分攝取,特別是有時候小朋友運動量大,如果沒有來得及補充水分,很容易會造成脫水。

一歲以上、10公斤以下的小朋友(約在一歲左右)每公斤需要100cc;10公斤以上必須拆開計算。以15公斤小朋友為例,10公斤仍為100cc,多出的5公斤則是每公斤乘以50cc,以此計算等於1000cc+(5X50)=1250cc。20公斤體重則為1000cc+(10X50)=1500cc。至於20公斤以上的小朋友(約在小學一年級)也同樣需分開計算。20公斤基本水分攝取量為1500cc,超出20公斤的部分則乘以20cc,以25公斤兒童為例,1500cc+(5X20)=1600cc。

一歲以上、10公斤以下的小朋友:基本水分攝取量為100cc 約小學一年級、20公斤的小朋友:基本水分攝取量為1500cc 25公斤兒童的小朋友:基本水分攝取量為1600cc

李婉萍特別提醒,兩歲以下的小朋友若仍有喝奶習慣,必須把喝奶量併入水分計算,特別是年紀越小的小朋友,如果過量可能會有水中毒的危險。此外,如果液態狀副食品同樣需計算在內,但隨著副食品越來越乾,水分攝取量變少,也要注意水分補充。

果汁飲料無法取代白開水,鮮奶攝取也要適量 因為白開水沒有味道,較難吸引小朋友,有些家長會以果汁或是飲料來取代,李婉萍強調,千萬不能這樣做,也不能因為喝水讓孩子養成喝含糖飲料習慣。尤其味覺是可以養成的,應該讓小孩適應無糖的白開水,否則養成習慣就可能成癮,反倒讓不喝白開水的狀況更惡化。

李婉萍也提到,奶量雖可以列入計算,但如果是較大兒童有喝牛奶習慣,每天喝鮮奶的數量不應超過每天水分攝取的1/3。如果外食也經盡量減少喝湯,避免攝取過多鹽分。 參考資料: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89222

 
輸了就生氣的孩子該怎麼教?
2021/5/13
2021年4月19日 作者: 天才領袖團隊 孩子的耐挫力好不好,決定他的品格是幼兒情緒教育的第一堂課,要提早教,我有5要5不 要原則:

1、不要說「生氣就不要玩」 這句話在壓抑孩子的情緒,孩子其實是想玩,但他無法控制他的怒氣。

2、不要說「輸沒關係」 輸,孩子其實很在意,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眼光,在意沒有下一次機會,所以不要一直説「輸又沒關係!」,原本安慰的話,變成矛盾心理。

3、不要批評他愛賴皮

雖然我們都知道「不認輸」就是一種賴皮行為,但不要直接給幼兒負面的批評,要就事論事,只批評他賴皮,是很抽象的形容,孩子會覺得被全盤否定而更生氣。

4、不要翻舊帳 不要在孩子不服輸當下,去翻舊帳,説他每次都這樣,孩子一定不承認,容易陷入親子間的爭論。

5、不要跟他吵「輸贏算不算」 大家常在孩子輸了在生氣的當下,一直教育他「不是你説不算就不算」,表面上看起來是教育,但實際上是在刺激孩子反擊,要教育孩子認輸,不一定要在當下,況且,孩子會生氣,就是早就知道他輸了,無需急著再教育一次。

6、要同理他,但不囉嗦 要告訴孩子,大人懂他的心情,需要跟人講,隨時都可以來找我。

7、要聽他說那裡不公平 孩子輸了,一定會馬上説那裡不公平,這其實是孩子讓自己有台階下的方法,大人要先聽再説,才能找到不對的地方教育。

8、要提醒他過度的行為 如果孩子出現丟、摔、打、大吼大叫的行為,要先提醒控制行為,轉移他的注意力,不要爭執輸贏。

9、要給他冷靜的時間 孩子輸了,情緒上來,需要時間冷靜,要孩子馬上不哭不生氣,是不合理的期待。

10、要陪伴他想辦法 輸了就生氣的孩子,要提醒他,大人都在旁邊陪伴,如果自己沒辦法,也可以來找大人一起想辦法,這樣説,孩子會更有安全感。

 
不要電子保母,如何有效管理孩子的螢幕時間?
2021/5/6
2021-04-22 00:00 (更新:2021-04-22 14:53) by 提姆•沙丁《在家也能蒙特梭利(全新增訂版)》

在生活周遭隨處都能看到坐在推車裡的寶寶盯著螢幕滑動手指,學齡孩童則沉迷於自己的數位設備。但我們深知:不需倚賴智慧型設備,透過提供實際動手做的活動,也能激發孩子對周遭世界的興趣。

●角色典範

孩子的第一個角色典範就是我們自己。從他們開始學習的第一天起,就會盲目模仿我們的行為。因此,難怪寶寶會丟下玩具,撐起身體,抓取那部時髦的觸控螢幕手機,因為手機似乎佔據爸媽清醒時的每一分鐘。

不妨回想我們自己,平時在家是如何使用數位科技的: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是否出現在餐桌上?你的注意力是否不斷被彈出的電子郵件與簡訊綁架?你在閱讀或看電視時,平板電腦是否仍放在膝上?美國校園的一項研究顯示,沉迷於數位設備的學生,很難理解對先前世代而言很容易的文字。我們必須確保自己對孩子而言,不是注意力不足的典範。 仔細思考並掌握原則,提供有意義的活動,有節制的使用數位設備。至少要等到孩子四、五歲時,再給他堅固耐用的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並細心、逐步的教導孩子使用。設計一些活動,讓數位設備並非被動的玩具,而能轉變成為探索的工具;在每日嚴格限制的使用時段裡,讓孩子選擇他喜歡的內容,自由瀏覽。

--聰明使用--

.選擇孩子有興趣、對真實生活有幫助的應用程式,讓孩子與數位世界的第一次接觸,是有意義且適切的。

.帶領孩子認識照片圖示,瀏覽家人與假期的回憶相簿。出去散步時,讓她用自己的智慧型手機拍照。

.與遠方友人與親人視訊交談時,讓孩子參與其中。

.快速搜尋影片,追蹤喜歡的報導,或了解某件事如何進行,如「小北極熊就是這樣在冰上玩耍的。」

.安裝簡單的配對遊戲,或是有美麗圖片的拼圖程式。

.教導孩子尋找並播放自己喜歡的歌曲。

.一起構思有趣的故事,把它錄下來,在長途車程中播放。

 
孩子未經允許,亂拿別人東西回家,該怎麼辦?
2021/3/22
為何孩子會拿別人的東西,占為己有?

4歲前的孩子還不懂得不可以拿不屬於自己的東西,這是因為他們還比較自我中心,比較沒有自制力,以及對於物權的概念沒有很清楚,所以很常聽到小小孩什麼東西都說「我的」。

5、6歲的孩子,對於物權的概念就會比較清楚了,而且也能分辨簡單的對錯,到了小學,孩子應該都能清楚知道在沒有得到別人同意,或付費之前,是不可以把東西帶走的。

可是偏偏有些大班、小學的孩子,還是會有未經許可就把別人東西帶回家的行為,他們到底在想什麼?是不知道事情的嚴重性嗎?所以有些家長會開始長篇大道理,甚至恐嚇孩子要帶去警察局,之前還有媽媽分享,真的跟警察串通好,讓孩子體會後果的可怕,但,沒想到,沒多久,孩子又犯…。這是因為,沒有從問題的根源去解決,恐嚇反而讓孩子更會說謊,更會養成僥倖的心態。

1. 物權概念不足:前面提過,這通常發生在比較小的孩子身上,不過,倘若家裡比較沒有機會引導,或者是,家中沒有特別區分東西屬於誰,孩子能任意拿取家中任何物品,對於物權概念的發展,就會慢些。

2.延宕滿足能力不足:看到就想要,儘管知道不對,但拿的當下就是無法先想到「要先問」、「要先獲得同意」、「直接拿走是不對的行為」,這樣的表現,也可以說是自制力不足、較衝動的表現。

3.安全感不足:當孩子覺得被忽略、被忽視,例如感覺爸妈比較疼愛另一個手足,對自己總是要求與 責備,孩子可能會選擇用這樣的方式來引起大人注意,或將偷來的東西當作「愛」的替代品。

4.自律能力不足:孩子不覺得要遵守規範,「我就是想要」,完全沒有考慮他人感受,這樣的孩子通常較自我些,過去可能也有成功的經驗,所以不認為「不告而取」有什麼大不了的。此外,若孩子觀察到大人也有將東西占為己有的行為,例如把公司的耗材帶回家,將飯店的盥洗備品帶回家等,但並未充分向孩子說明,孩子就可能會亂學。

5.情緒調適能力不足:孩子突然被大人限制或剝奪很多,例如孩子本來都能吃零食,但自從被診斷為 妥瑞後,一夕之間所有零食都不能碰了,孩子就會過度渴望擁有別人有的東西,因為知道自己無法與大人反抗,只能用偷的方式來得到。或者平常承受較多的壓力,但偶然發現偷東西的刺激感很棒,就會一再嘗試。另外,報復心態,例如想要某人不開心,就會故意偷他的東西,另他痛心。

6.社交能力不足:這比較會出現在大孩子身上,青少年可能會覺得「偷」這件事,很酷、很炫,而群體間給予壓力,讓孩子不得不去做這件事,或故意去做「偷」這件事,來彰顯自己是很勇敢、堅強無懼的,其實這也暗示著孩子對於自己的自信心是不足的,人際社交也有問題,只能用這樣的方式來交朋友。 孩子不告而取,爸媽要教7件事

1.充分告知物權的概念,不要只有說理,要引導孩子站在對方的立場去思考、同理。

2.要讓孩子想要的東西,有得到的機會,給予一個目標,不要總是遙遙無期,得不到。

3.大人要即時回應孩子的需求,別讓孩子總覺得爸媽不重視孩子的需求。

4.引導孩子做我認知分析,包括5個問題思考: 偷東西的好處是什麼? 偷東西的壞處是什麼? 偷完之後會討厭自己嗎? 下次該怎麼做才能阻止自己去拿? 想要可以怎麼做?

5.陪伴孩子承擔後果,並且思考補救的方式。

6.為了鼓勵孩子說出感受了解原因,要讚揚誠實行為,減少責備。

7.花時間想想,孩子怎麼會發生這些行為,是不是自己讓孩子感到被忽略?此外,預防絕對勝於事後處理,多注意孩子,並關心孩子的社交狀況,適時給予賺取零用錢或集點換獎品的機會,讓孩子覺得都有溝通商量的餘地是很重要的。

 
耐心不是天生的!孩子個性急這樣教耐心
2021/2/26
2021年1月14日/分類: 最新文章, 社交與情緒 /作者: 天才領袖團隊

個性急、不能等、馬上就要,幾乎是現代孩子的共同問題,排隊沒耐心,玩玩具沒耐心,聽到要等就有情緒,而且不光是小小孩沒耐心,不少大小孩也如此,愛插嘴,作業龍飛鳳舞,沒耐心好好寫,積木拼圖太多就放棄,坐不住、容易分心、動不動就生氣等。到底孩子的耐心該怎麼教? 首先,要認清,耐心不是天生的,耐心是透過學習而來的,要教孩子耐心,就要做到下列六件事:

1.大人要先有耐心: 孩子會耳濡目染大人的行為表現,如果孩子常常看到大人沒有耐心,孩子就會認為這樣沒耐心的行為表現是對的、可被接受的,就會模仿,這樣,大人嘴巴上講再多要有耐心,都是徒然。

2.別太快滿足孩子需求: 孩子要練習等待,從生活中的小地方著手,例如孩子吵著好餓要吃,不需要著急得趕快幫孩子準備好,而是可以有耐心的回應孩子,請孩子一起幫忙準備,才能更快吃到。如果大人正在忙,但孩子突然過來提出要求、插嘴,就要提醒孩子看看大人正在做甚麼,而不是總是以孩子為中心,先處理孩子,要知道,在家你能以他為中心,但他在學校、團體中,是不可能讓大家都以他為中心的,因此孩子從2、3歲後,就該逐漸教孩子跳出自我,學習禮讓、等待、排隊…。

3.具體說明等待時間: 孩子對時間是沒有觀念的,就算他會看時間,說得出10分鐘後是幾點幾分,但也是不知道10分鐘感覺大概有多久,這至少都要小學三四年級以上對時間的敏銳度才比較好,因此,別都只告訴孩子「再等一下」或「再5分鐘」,孩子需要視覺化學習,可以讓孩子看計時器或時鐘,具體告訴孩子等到甚麼時候,如果是小小孩,爸爸媽媽可以利用音樂,告訴孩子這首歌放完媽媽就會過來,讓孩子理解。

4.提供等待小任務: 媽媽包裡建議要放適合孩子年齡的幾樣玩具,例如故事書、圖畫紙和筆、黏貼書、或積木等,讓孩子再需要等待的時間有事情可以做,孩子不像大人,在需要等的時間會自己打發時間,他們往往不知道要幹嘛就顯得沒耐心,再加上孩子很容易因為生理需求,例如累了、餓了,就顯得更煩躁,因此包包裡面放些健康的小零食也很重要。大一點的孩子則可以玩一些益智的遊戲,例如語詞接龍、成語接龍、猜時間(猜猜看甚麼時候是30秒)…等,讓等待的時間,有意義又好玩。

5.少玩3C,減少螢幕時間: 高科技產品的雖然有學習的意義在,但缺點就是對孩子而言屬於高度刺激,會讓孩子對於步調慢、聲光效果少的一般玩具或書籍失去興趣,尤其小小孩會更加明顯,因此建議當孩子比較有自我控制能力,小學以上再使用會更好。而且高科技產品往往代表就是快速,這會讓孩子只想要快,一需要等待就想要手機,令孩子學不到如何在閒暇時打發時間、娛樂自己,這只會讓孩子更沒耐心,也失去了專注力和擴展興趣的機會,造成惡性循環。

6.反向鼓勵,獎勵孩子等待: 要養成一個好行為,一定要讓孩子感受到好行為的好處,如果有吵就可以先吃糖,誰還會想要乖乖地排隊、默默地等待呢?因此,當孩子有表現耐心時,務必要好好的獎勵與讚許他,請孩子等待時,也可以先提醒,等待的好處會是什麼,並且說到做到,小小孩好處可能是實質的東西,大小孩也許就是點數,還有,最重要的一點,要正向教養,「沒耐心就懲罰」和「有耐心就獎勵」聽起來一樣,但對孩子而言就是不一樣,直接告訴孩子怎麼做,絕對會比禁止他怎麼做,更容易養成好行為。

 
如何讓孩子從聽懂到開口說?父母與幼兒交流是關鍵!
2021/1/8
2021-01-05 00:00 (更新:2021-01-05 16:54) (親子天下Shopping)

孩子是否遲遲不說話?藉由語言學習機制,幫助家長了解孩子學習說話的歷程。

你是否因為孩子無法開口表達完整語句而焦慮?或是孩子明明聽得懂妳說甚麼,卻不用語言回應妳而感到困惑?人們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都會經過一段語言碰撞期,在那段時間內,他們聽得懂語言卻說不出口,而這跟大腦本身的機制有關。

在大腦發展上,

聽懂語言的機制比說出語言的機制早熟

關於上述家長可能會有的煩惱,腦神經科學家已有許多重要的研究。科學家發現大腦中有兩大區塊跟語言有關,一塊叫威尼基區(Wernicke’s area),主管語言的理解,也就是讓人可以聽得懂語言;一塊叫布洛卡區(Broca’s area),負責控制發音,讓人可以開口說話。

在大腦發展上,聽懂語言的機制(Wernicke’s area)比說出語言的機制(Broca’s area)早熟,所以許多小孩會先經過一段聽得懂卻說不出口的階段。另外,孩子在學習語言的過程,尤其是學母語,因為還不懂很多社會的規範還有語言的邏輯,往往是從環境中的反應嘗試錯誤(trial and error)——也就是選一個回應方法去面對,如果失敗的話再換下一個,因此如何給孩子創造語言的環境去嘗試犯錯是重要的。

那有什麼方法去促進幼兒從聽懂到開口說呢? 家庭是幼兒語言發展最主要的環境,在語言尚未成熟的幼兒面前,可以多與孩子互動及說話,給予可以練習語言的場域,進而刺激腦部的反應。從邊玩遊戲邊學習的方式,促進幼兒的語言發展,也彌補現代家長可能因為工作繁忙,沒有時間好好陪伴孩子,需要找到更有效率且方便的教育媒材。 而親子共讀或是共事也是練習語言很棒的機會,當與孩子一起做一件事時,可以藉由討論以及問答的過程中拓展語言詞彙以及相關經驗。與幼兒交流可以促進幼兒的語言發展,其實不只上面共讀或是遊戲的方式,還有千千萬萬種等你去發掘以及嘗試!

 
上一頁 目前為第3頁/總共有21頁   下一頁
 
 
407台中市西屯區西安街78號 電話:04-27018008 傳真:04-24526739 Mail:feng.chia.kids@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