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訊息
 
東北季風來了! 明起全台變濕冷
2011/12/28

今天出門應該有感覺到天氣比較暖和,北部也難得有陽光露臉。不過這陽光只停留一天,明天開始受到東北季風影響,天氣又變回濕冷。北台灣會濕冷到下週一,明年一月二號。看來跨年想看煙火,除了得碰運氣,還得準備好保暖衣物。

難得北台灣陽光露臉,太陽公公照射下,氣溫回升許多。不過下午開始受東北季風影響,厚厚雲層蓋住整個大台北,另一邊的山頭還有烏雲飄來。不過上街的人似乎還沒感覺,穿薄長袖就出門,外套也都脫下來拿在手上,小短裙也難得現身,甚至有人直接穿短袖就出來逛街。

現在溫度剛好,明天小心會冷到受不了。東北季風今晚報到,北部、東北部地區會慢慢轉成濕冷;29號開始最低溫降到15度,跨年夜降到13.14度。一月一號、二號會最冷,低溫下探11度;北部、東北部會下雨,中南部天氣比較穩定。還是要準備好保暖衣物,以免著涼。

 
創造親子快樂分享的時光
2011/12/28

父母如何把握和孩子分享、對話的機會,甚至在家裡創造出例行、定期的分享機制與文化,讓親子都享受分享、都喜歡分享,並且快樂地分享?

文/洪英正(淡江大學企管系系主任)

  「分享」是一個有趣且值得思索的經驗,因為在親子分享中,許多生命的連結、情感的澄清及知識、資訊的交流,都充分地達成,讓許多家庭中必然會面臨的所謂青少年問題,都已經煙消雲散、消弭大半。所以把握和孩子分享、對話的機會,甚至在家裡創造出例行、定期的分享機制與文化,讓親子都享受分享、都喜歡分享,並且快樂地分享。

需要父母誘導和示好
一、分享是自小和孩子一起養成的習慣
  如何誘導孩子分享的意願呢?「分享」是一種行為模式,所以必須有一段養成、陶冶的過程。當孩子小的時候,語言、認知能力有限,加上情感表達比較「弱勢」,如果父母太過於急切、權威,總是要孩子立即按父母心意來回答,孩子很可能會因為害怕、驚恐或不知如何回答,以致支支吾吾;一旦遭到斥責,更可能以沈默保護自己,導致更多的責罵怒吼,如此惡性循環的結果,逼使孩子更加沈默,雖然孩子長大了,畢竟互動模式已經養成,最後終究戕傷了親子溝通、分享之道,這是非常不值得的。
二、先表示「愛」,就能有分享的好土壤
  每個人總有自己的情緒週期,因此心情難免有起伏,所以分享若要開花結果,一定要先有沃土,那就是「要先表達愛」。透過愛的表達,親子之間會感受到自己是被關愛的、被接納的,孩子會覺得父母是願意支持我的,父母也會覺得孩子是貼心的,雙方自然容易進入分享的氣氛中,而形成善性循環,就會往無所不談、傾心吐意的互動模式發展。
  我每次和孩子接觸,第一件事就是問他們好不好?今天在學校開心嗎?有什麼趣聞或「大事件」嗎?孩子也常回問我「爸,你在哪裡?」、「爸,你要早點回來喔!」濃蜜溫馨的親情洋溢其中,即便話語中仍有出於父母口中的「教導」之詞,與孩子青少年階段必然的「自以為」並稍帶點「代溝」的用語,但親子間的分享卻是流暢無礙,一步步建立起美好的心靈橋樑。
父母主動與把握機會
三、父母要主動營造分享的環境與時空條件
  許多「傳統」的父母,因著上一代遺傳下來的經驗,總會在孩子面前「端」著一個架子,使孩子感到壓力,孩子自然躲得遠遠的,所以親子間互動少,「分享」也就成為難以達成的美夢。
  其實大人應當發揮「帶動」的力量,因為大人有權、有錢,如果父母想明白了,只要稍微用點心,是很能夠經營出美好的親子關係的。記得當孩子幼小時,我就決心經營親子間甜蜜的分享氛圍,於是開始主動「親近」孩子,例如我會盡可能去接孩子放學,然後和他們去校園走走、吃吃事先預備的點心,在跑跳活動間,和孩子開始對話、分享,試著扮演一個引導者、傾聽者,以及最好的朋友,然後你會發現孩子們也逐漸喜歡這種感覺,因為他們一看見你來,會又蹦又跳、興奮的很,然後大手牽小手,在時間的流逝中,親子間分享的儀式與習慣也一點一滴地養成,這將是親子間最好的祝福,因為這會延續一生之久,並且延續到下一代,世代傳襲。
  之後孩子大了,我發現其實規則是一樣的,只是內容稍微改變,國小時我開始帶他們打籃球與畫畫,兒子喜歡籃球、女兒喜歡唱歌,藉著聊聊有興趣的事,我發覺親子間可以分享的事真是不勝枚舉。所以只要用點心、加上保有「赤子之心」,自然和孩子間的分享會水到渠成,並且讓自己也樂在其中。
四、每次的分享都是為了下一次的分享
         
許多人一定會發現,一旦分享有點疙瘩,下一次分享起來就會備覺彆扭與隔閡,因為每次分享都是一個機會,但也是一個危機,所以一定要「放心思」進去,有些父母比較粗心,總是率性而為,以致任意破壞親子和諧,不放在心上。但多日之寒,也會使冰凍三尺,一定要重視每次的分享,別耍權威、也別跟著感覺走,反倒要用細心、耐性及智慧來經營親子的分享,透過每次的凝聚帶出下次更合一的關係。
       
從孩子還小到如今三個孩子或讀大學、或讀高中、國中,我實在享受和孩子的分享時光,雖仍未臻於「無話不說」(有時孩子們還是會保有一些心情的祕密花園,特別是情竇初開時的扭捏尷尬階段),但每次和孩子或慵懶於沙發上漫談、或擠在床上「打屁嬉鬧」,我就心懷感恩,因為知道這是上帝格外的恩典,才讓我們有通暢、喜樂的心彼此連結。
  聖經詩篇1283節後半說:「你兒女圍繞你的桌子,好像橄欖栽子」,我一直覺得那是一幅最美的畫面,是天倫樂,也是上帝對家庭最深的祝福,我為此大大感恩,也期望「分享」這個寶貴的禮物,成為每個人一生中最大的眷戀與回憶。

 
賀喜 參加全國心算能力檢定 全數通過
2011/12/26

    賀本園所

            孟庭.芳儀.博安.紘睿.宏富.暐勛.

          孝瑜.智鴻

小朋友,參加2010年12月18日全國心算能力檢定,

 全 數 過 關 ~  Yi

 

 
101春節年訊
2011/12/26

親愛的爹地、媽咪:

       逢甲文教機構非常誠摯感激您的支持與關心,讓我們一起邁向燦爛的2012年,祝福您新春如意、龍年吉祥、祥龍瑞氣!

       為了寶貝的成長與未來,逢甲教育團隊關注世界趨勢,活潑教學方向,創新、用心經營理念。逢甲以孩子為主體、以生活為中心,讓孩子在健康、快樂的環境中學習成長;尤其積極推展品德教育與閱讀習慣,以期奠定孩子的基礎知能、優質人格,提升未來國際舞台的競爭力。

 

      農曆春節假期依人事行政局公佈:

     100.1/23(一)~ 1/26(四)春節假期4天,例假日2天合計

     共6天。

   新學期為100.1/27(五)開學『全天課程』!

 

      別忘了!將寶貝的棉被、室內鞋、茶杯…等個人用品帶回學校使用喔!

 

敬祝大家∼龍年好運來報到,歡慶百年迎新春!

 

  逢甲文教機構(逢甲幼兒園、逢甲補習班 吉的堡逢甲分校)

                                                     董事長 陳福爐

                                                     所    江珮孺

                                                           100.12.26敬上

 

 
不一樣的聖誕節:「古強森的聖誕奇蹟」 {繪本欣賞}
2011/12/22
古強森的聖誕奇蹟

大家都稱古強森「苦先生」,因為無論何時看到他都是苦著一張臉。

即使如此,古強森還是最優秀的木雕師。在聖誕前夕,鎮上搬來了一位寡婦和她的小兒子,他們來敲古強森的門,希望他可以幫忙製作一組聖誕飾品。

這一個委託的工作,會帶來什麼變化?讓古強森的生活有所改變嗎?


在台灣,聖誕節和商業活動緊密而不可分,在熱鬧的氛圍裡,大概很難想像在不同地區、不同年代或不同文化裡,聖誕節對於人的意義。

古強森的故事令硯硯堯堯動容,一個傷心的失意人,如何走出孤單,在聖誕節裡迎向溫暖。

此外,本書的繪者林區,有著令人驚豔的表現,我一直很喜歡他的畫風,深刻的筆觸為整個故事營造出動人又寫實的畫面。

 
<<親子天下>> 口語表達是自信心的關鍵
2011/12/8

作者:許芳菊  出處:親子天下20期

     台灣和大陸學生同時爭取美國名校獎學金,結果拱手讓給大陸。輸贏的關鍵,就在口語表達能力。為何哈佛大學校長指出「表達溝通能力」是最重要的教育目標?當台灣孩子不敢說、不會說、說不好,怎麼辦?

     在講台上,一向能言善道的導演吳念真,這回卻有點被打敗的感覺。眼前的沉默,讓人心慌,「什麼時候開始,台灣的學生竟都成了省話一哥?」

     那日,吳念真受邀到某大學擔任一日業師的演講。他開場謙虛的表示,自己沒資格「當老師」,請同學主動提問,結果換來全場靜默。經常受邀到學校演講的吳念真感慨,他經常問學生「有沒有問題?」都沒有人提問,結果回家上Facebook(臉書)才發現,在網路上,大學生誰都有意見,但面對面,卻鴉雀無聲。

     鏡頭,轉到另一個場景。

     幾年前,美國一所名校提供了八個獎學金的名額給台灣跟中國大陸的學生,結果面試過後,八個獎學金名額統統給了大陸的學生。得知此事的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很訝異,「台灣的學生也很優秀啊!為何獎學金統統給了大陸的學生?」她特別去了解原因,結果得到的答案是:「大陸的學生上台個個侃侃而談,台灣的學生上台卻個個扭扭捏捏。」兩相對照,台灣學生自信不足,相形失色,輸贏的關鍵,就在口語表達能力。

     「說」出國家實力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身處面試、口試愈來愈重要的潮流中,如何流暢、明確精簡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如何順利與人溝通、分享、討論,甚至說服、影響別人,已經愈來愈重要。許多國家也都看到這個趨勢,紛紛透過教育、訓練,加強培養學生的溝通表達能力。

     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曾說:「新加坡國民必須具備良好的閱讀能力,和正確表達自己意思的能力,才能在二十一世紀跟別國競爭。」

     哈佛大學前校長德瑞克?伯克(Derek Bok)提出二十一世紀大學的八個教育目標,其中以「表達溝通能力」最為重要。

     環顧世界各國,中國大陸從中小學開始就安排「口語交際課程」,來培養孩子口語表達溝通的能力,尤其在上海世博期間,政府更大力推廣這樣的課程。例如,他們會在課堂上模擬演練,「家裡電話鈴響了,拿起電話該如何有禮貌的回答?」還會設計各種「問路」、「問候」、「辯論」、「討論問題」的情境,讓學生在課堂上實戰演練如何與他人溝通交流。

     經常到大陸觀摩教學的新店國小校長吳淑芳也發現,在中國,幾乎每一堂課老師都在做口語表達的訓練。例如,從朗讀文本開始,他們就會教學生讀出文章的文氣、了解文字中的情緒、語調,自然的帶出說話技巧。

     香港的口語表達訓練,則和閱讀推廣緊密結合。實際走訪香港的小學,會發現他們的閱讀課程,都有大量的討論、發表、聆聽、回饋與評論的訓練。例如,香港播道書院小二的閱讀課,老師除了大量提問,還會邀請學生上台口述故事重點,並且會把評分的項目清楚的寫在黑板上,包括內容(1?5分)、流暢(1?5分)、音量(1?5分)。台下的同學必須專注聆聽,因為當台上同學發表過後,老師會請全班同學閉上眼睛趴下來,為台上的同學一項項舉手給分。評分完畢,老師也會詢問小朋友評分的理由。這樣的閱讀討論發表練習,讓大部分的香港小學生都能大方站到台上表達自己的想法。

     歐美國家的學生更早已習慣討論、發問、上台報告。世新大學口語傳播系教授游梓翔指出,西方教育認為表達能力的訓練就是思想訓練,所以每一堂課都要設計讓學生應用到表達的機會。老師講完一個原則,就會讓學生挑戰這個原則、辯論這個原則。「所以到任何一個場合,他們的學生都樂於發問,絕不會出現台灣多數出現的狀況,連個舉手的人都沒有,」游梓翔說。

 
教導孩子正確價值觀
2011/12/8
  擷取 文/洪蘭(國立中央大學認知與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朋友送來一箱自家種的紅薯,但是因為家中只有兩個人,來不及吃,結果一些紅薯就發芽了。我捨不得丟,隨手把它栽入陽臺角落的花壇裡,想不到今天發現它長出了很多蕃薯葉,多得可以炒一盤菜。驚訝之餘,想到寫《侏儸紀公園》的麥克.克萊頓說:「生命會自己找出路。」人只要不故意去摧殘,每一個生命都會盡其所能的延續下去,看了令人感動。難怪很多學校都讓學生學種菜,來了解生命的意義。我也想到中國人有「有土斯有財」這句話。土地是最可貴的,你給它一顆種子,它就會源源不斷的回報你。在《亂世佳人》中,當女主角望著被軍隊洗劫過的家園說「我什麼都沒有了」時,她父親彎下腰,抓了一把泥土,塞到她手中,說:「你還有土地。」人只要還有土地,生命就有希望。

  沈括在《補夢溪筆談》中說,鄂州崇陽縣的縣令很有政績。有一天,他看到一個老百姓進城買了幾個蘿蔔,便把他抓進衙門打板子。邊打邊說:「邑居之民,無地種植,且有他業,買菜可也。汝村民皆有土田,何不自種而費錢買菜?笞而遣之。」縣令認為,城裡的人買菜是不得已的,因為他們沒有田地可種;而鄉下人有田有地,為何不種菜,還要進城買菜?此風不可長,所以打他板子。我當時看了很不以為然。買賣是人的自由,我有錢,我願意買,為何不可?現在看到紅薯這麼容易種,就了解這是一種人生態度,人只要勤勞一點,就可以自足而不必求人。縣令打板子的道理不在買賣,而在為何有能力做而不做。

  這個不求人的觀念很重要,凡事先求諸己,做不到時,才去求別人,所謂「自助、人助、天助」,不可以動不動就要別人替你做。學生自己種菜,就能了解一絲一縷來之不易,就不會浪費。儉樸是美好的品德,應該儘早教給孩子。

  一位國中校長投書說:「有能力,豪華又何妨。」他認為農家有錢,蓋豪華農舍有何不可?這樣的態度令我感到不安。校長有教導孩子品德的責任,不論現在社會有多富足,勤儉還是千古不變的美德。《左傳》御孫說:「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有錢、有能力很好,但是錢不是一定要花在炫耀上面。炫耀財富是不智之舉,所謂「財不露白」,炫耀會引來殺身之禍。《西遊記》中,吳承恩借唐僧之口告誡孫悟空說:「珍奇好玩之物,不可使見貪婪奸偽之人,一經入目,必動其心;既動其心,必生其計。畏禍的,索之而應其求,不然殞身滅命,皆起於此。」

  文明社會的指標是儘量讓生命公平競爭。我們希望孩子賺大錢之後,能像陳樹菊一樣,幫助更多需要的人,達到《禮運》大同篇中說的「幼有所養,壯有所用,老有所終」的境界。教育最重要的是教正確的價值觀,一定要告訴孩子,豪宅是不足取的。
 
5大類型爸爸 你家是哪一種?
2011/11/29

根據多位學者對新世代爸爸的觀察分析,大致可以將目前最常見的爸爸,分為五種類型,他們各自代表了某些家庭的縮影與處境。

根據多位學者對新世代爸爸的觀察分析,大致可以將目前最常見的爸爸,分為五種類型,他們各自代表了某些家庭的縮影與處境。

A 爸爸:缺席型爸爸(Absent daddy),這類型父親經常因工作忙碌或外派,與家人聚少離多,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缺席,教養與照顧的責任多落在母親一人身上,形成假性單親的狀況。

B 爸爸:均衡型爸爸(balance daddy),這類型父親的育兒參與度高,往往從太太懷孕開始,就積極吸收當爸爸的知識。孩子出生後他們會幫忙餵奶、洗澡、換尿布、說故事等等。均衡型父親會試著追求工作與家庭平衡,選擇可兼顧家庭的工作,甚至選擇當奶爸。

C 爸爸:長不大型爸爸(childish daddy),這種類型的父親,屬於拒絕長大的男人。他們即使當了爸爸,認知、行為還像個孩子。他們害怕承諾,不想負責任、覺得還玩不夠,或還搞不清楚自己要什麼,只想被照顧,不想負起照顧別人的擔子。

D 爸爸:人在心不在型爸爸(do nothing daddy),這類型父親往往回家既不分擔家務,也不陪伴小孩,多半只會躺在沙發上看電視,或是上網玩game,出去度假也只是關在旅館裡睡覺、看電視,是個近乎失能的爸爸。

T 爸爸:傳統權威型爸爸(traditional daddy),這類型父親多半是家庭經濟支柱,也是權力中心,但跟孩子關係很淡,像座沉默的山,穩重威嚴,卻有點遙遠。

 
100.12.17 Here Comes Santa
2011/11/25

叮叮噹 叮叮噹 鈴聲多響亮!

又到了~雪花隨風飄 花鹿在奔跑 聖誕老公公

駕著美麗雪橇 經過了....逢甲幼兒園

要來送禮物和吃火雞大餐

歡迎爸爸.媽媽.阿公.阿嬤,還有厝邊揪揪一起來歡樂

日期 100.12.17(六)

時間  09:00~11:30 (08:30報到)

                                                         逢甲幼兒園全體老師 敬邀

 

 

 
8月1日逢甲新學期即將展開囉!
2011/8/5
逢甲提醒新生親子家庭,7月可以向校園申請新生試讀,讓寶貝提早到校園適應入學生活,逢甲也會啟動家庭電訪,主動提供爸爸媽媽們如何讓寶貝更快適應入學生活的好方法。每個寶貝都是獨立的個體,所需的適應時間也不同,逢甲建議爸爸媽媽早一點帶寶貝到學校,帶著寶貝和老師互道早安、認識小朋友、環境後再和寶貝道別,讓寶貝能安心的投入教室內的活動,早些適應並培養其獨立性;若寶貝真的需要您的陪伴,也請勿停留過久,以免影響寶貝們的適應學習的時間唷!回家後逢甲提醒您也別忘了,多用正面積極的話語,鼓勵寶貝上學是長大的表現,也會加速讓寶貝適應學習喔!

  開學後,逢甲也會針對各齡舉辦開學說明會,讓家長清楚了解新學期的學習指標、班導師簡介、親子互動、班級經營等…,由學校教育完整銜接家庭教育、良好的親師互動,讓寶貝學習加倍!
 
上一頁 目前為第20頁/總共有22頁   下一頁
 
 
407台中市西屯區西安街78號 電話:04-27018008 傳真:04-24526739 Mail:feng.chia.kids@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