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訊息
 
夜光點燈照亮孩子的未來 溫暖寒冷的心房
2012/6/10
◎ 緣 起

總記得一位教育先進說的一段話:

教育應該厚實如土,教育應該是維護社會正義公平的最後一道防線…

當社會風氣總關注在傑出學童的報導,學校關愛的眼神集中在少數的資優學童上,奉行教育拔尖的作為是國家競爭力的前哨;然而相對於另一端的那些弱勢家庭的孩子,總少了大眾的關愛。

僑忠國小有機會辦理「教育部夜光天使點燈專案計畫」,專案計畫中照顧的孩子,他們的資質都不錯,然因其他因素影響,家庭功能略顯失調,感謝有夜光天使的專案協助,讓孩子在學校感受到和家庭一樣的溫馨,期盼這盞夜光能持續點亮,點燃更多孩童的未來和希望…。

◎夜光點燈多元課程規劃

夜光天使輔導課程有閱讀、品格教育課程、配合節令感恩系列活動。從課程中讓孩子潛移默化改變日常生活習慣,對待人事物的看法及態度:利用感恩的歌曲及旋律來抒發孩子心中壓抑的情緒;以一些勵志的英文歌曲帶動孩子學習的意願,增加上課的趣味性!利用實際親身體驗的方式來配合孩子學習上的不足;以障礙體驗讓孩子從遊戲中學習成長;動手做:以不同單元讓小朋友能體會各行各業不同的環境及父母工作的辛苦。協商社區才藝班教師設計課程,有各種棋藝:孔明棋、鑽牛角尖棋、西瓜棋、圍棋、象棋、古早童玩、簡易魔術…。

◎點燈星光心語

我上夜光天使班覺得很快樂,因為可以學圍棋、美勞、直笛、書法...我要認真上課學習新的知識。~小霖

我喜歡上夜光班,最喜歡上圍棋課、書法課,可以玩遊戲,夜光班是一個可以讓人休息的地方,就像天堂一樣。~小凱

我深深感謝夜光天使班的教學團隊,教導我的孩子很多課程,豐富了孩子們的知識領域,最重要的莫過於愛的洗禮,讓我每天都可以感受到孩子的成長與學習,充滿著愛和關懷、細心的教導,我們深深的感謝。~阿美媽媽

感謝您們為夜光天使班的學生們付出,讓家長可以安心的工作,不用擔心小孩的安全問題和課業的完成。~阿霞媽媽

存著一絲關愛和回饋之心,挑起夜光天使的教學重任,和小朋友相處融洽,看到他們的進步,小朋友年齡不同,偏愛也不同,為了迎合他們的喜好,我必須試著扮演各種表演的角色,自己也變年輕了。~江老師

◎結語

外在的物質需要容易被彌補,內在對被愛的渴望是幼小心靈最需要被填補的。父母的親情、父母的愛都是難以取代的,但在家庭功能失調式微下,夜光天使班至少能在孩子成長階段對愛饑渴的需求時,灌注愛的泉源,在孤獨無助的黑暗中,點燃生命的燭光,期盼這些孩子領受社會的愛,將愛傳出去…。

僑忠國小很榮幸榮獲教育部100年夜光天使點燈專案計畫績優團體,黃秀蓉老師也榮獲績優個人的表揚,這是肯定教育中愛的傳遞,僑忠國小願意秉持教育人員的承諾,散播教育愛,光照教育能。

用手語傳達心中的聲音 感恩的季節 耶誕花圈的製作 感恩季節 薑餅屋的製作
 
站在偏遠地區教育的十字路口─從「老師你會不會回來」這本書談起
2012/6/10
「老師你會不會回來」這本書是本市教育電子報第十期答問題抽獎品的禮物,書中描述王政忠老師在九二一世紀地震無情摧毀全倒的建築中,如何克服弱勢難以擺脫的惡性循環,花費15年的時間打造孩子們的快樂天堂,這本書在去年出版之後沒多久,立刻感動無數教育工作者,成為年度最暢銷的教育類書籍之一,王老師的教育本質的認識、對偏鄉孩子的執著和付出,發人深省和感動。

王政忠老師來自貧困的家庭,又因為中了六合彩導致家庭破碎,經過自身的努力,考上師範大學的公費生,畢業後來到南投縣稅收最少、也最偏僻的爽文國中實習,以為實習結束可以揮一揮衣袖,離開這個窮鄉僻壤,不願意在此留下來,只希望趕緊逃離這個地方,到大都市一展長才;或許經過歲月的累積能成為一位名利雙收令人稱羨的明星教師。命運的安排吧,在金門服兵役的時候,發生了九二一大地震,因茫然無助的學生問了一句:「老師,你會不會回來?」王老師看到了當時校舍的滿目瘡痍,心裡真的很難過,而選擇留下來,因為他知道自己是被需要的!

在王老師決定要不要回爽文國中教書時,一開始談到他的心路歷程,他不能明白為甚麼一樣來自困頓坎坷,一樣歷經艱辛找尋出路,為甚麼我沒有辦法伸出手,拉他們一把?顛沛流離的求學,卑微委屈的生活,無助孤單的成長,掙扎匍匐的青春,困窘辛苦的築夢,我不也是這樣過來的?為甚麼我就是沒有辦法放下,轉身,回頭,真正的面對他們?

留下來的王老師設計積點卡,用點數競標二手商品,讓窮苦學生也有辦法添購她們想要的東西,有的是家裡要的熱水瓶、火烤兩用鍋、或是孩子們自己想要的衣服、棒球手套等,用這樣的動力,給孩子們努力的目標,他自詡教育不就是給人希望,用來改變貧困的現狀的力量嗎?

最後,這些年爽文國中的畢業生,在王老師的帶領之下,成立了爽中青年軍,返鄉回校擔任青年志工,辦理暑假生活營隊,以身作則示範感恩與回饋;協助低成就學弟妹課業輔導,成為這個偏鄉現在與未來的深耕力量。

本書以「莫忘初衷」貫穿全文的脈絡,處處是教育本質和意義的探討,在深夜裡閱讀這本書,像小酌一杯烈酒,在寧靜的時刻,燙醒了喉嚨、溫暖了心房;又像是一壺初沏的冷泡茶,第一口酸澀,細細品味卻又嘗到回甘的甜美,王老師對孩子的付出和多樣化教學的情景歷歷在目,同時也提醒我們在城鄉差距之下,教育資源分配是如此不均等,老師所面對的是一群來自貧困家庭、隔代教養、假性單親等家庭功能不彰的孩子,孩子的未來是能向上提升,還是逃離不了階級複製的宿命,就是教育人員責無旁貸著力點之所在。

筆者於民國78年畢業時分發至台東縣新港國中,那是位於台東縣北端一個小漁村,居民敬天樂天,民風純僕,學生尊敬老師,那是一段美好的任教經驗;二十年過去了,漁村的景色依舊,人口卻快速消失,因為地方就業機會不多,青壯人口至外地工作情形普遍,除了每年的節慶稍有返郷人潮之外,留在這裡的以老人和小孩居多。陽光照射太平洋,波光巡巡,有時候感到刺眼,風一吹,潮起潮落激盪出的浪花,像灑落在大海的珍珠,觀光客視為安詳的東海岸美景,大海兒女們期待的卻是能夠離開這裡或改變現狀的力量,鹹鹹海風不只承載了異鄉遊子的鄉愁,還有孩子們的目標和希望。

去年嚴長壽先生出版「教育應該不一樣」這本書,其中一段是他提醒家長,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是一個迷思,他感慨現在因少子化的趨勢,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寶,自小就一直不斷栽培他們─不論是課後的補習或各項才藝的培養,在望子成龍的望女成鳳的期待之下,不知不覺成了直昇機父母,最後反而帶來負面的影響,不利於孩子階段建康成長與學習;當都會型的父母還在煩惱要把孩子送往那間補習班,打聽所謂的名師即便花再多錢都不在乎時,偏鄉的父母可能憂愁的是無力負擔的學費或是下一餐在那裡,這是社會結構的深層問題,談起來很沈重,但是不得不面對,更提醒了我們教育當然要不一樣,尤其來自家庭功能不彰的偏鄉孩子,當孩子出現遲到早退的情況時,有可能是為了協助家計熬夜趕工導致精神不濟,偶發離經判道脫序的行為,是要吸引老師的目光,希望能多花一些時間在他的身上,暫時取代父母的角色。老師更多的關懷、同理和愛心,用不一樣的方法,在需要的時候,拉上孩子一把。

合併後的大臺中雖屬於直轄市,在輻員廣大的地理分配區內仍有偏遠地區的存在,偏遠地區教師流動率居高不下似乎是註定的宿命,候鳥型的教學生態讓學生被迫要適應不同老師的教法和人格特性,受教的權利受到嚴重受到威脅,可是憲法第159條規定國民受教育之機會一律平等,不能因為先天性條件不足,而剝奪享受均等受教的權利,政府提出教育優先區計畫等就是為彌補偏鄉教育資源不足的情況,積極性差別待遇觀念實踐社會正義,但是經費和補助有著落了,只是硬體的到位,老師的教學、教法及教育熱忱的發揮才是關鍵之所在,以爽文國中為例,孩子的學業、品格的成長與目共賭,在學有所長之際還懂得回饋地方,王老師15年的執著和努力,正是讓我們非常欽佩的地方。

12年國教的教育政策即將上路,教育機會均等是其中五大理念之一,對象不分種族、性別、階級、社經條件、地區等,局長甫以「新城市、新思維、新教育」的口號勉勵大臺中地區教育人員,面對教育政策的推展,有些人選擇抗拒、有些人選擇沈默、有些人選擇當逃兵,但是站在偏遠地區教育的十字路口,王老師在資源最缺乏的地區,用他澆不熄的熱忱和義無反顧的付出,點亮了偏遠地區的教育希望,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和鼓勵的,也願與各位教育夥伴共勉,成為孩子生命中的貴人,幫助他們快樂學習和健康成長。

 
「有夢最美,築夢踏實」的故事談生涯規畫
2012/6/10
九 年一貫課程將生涯教育中的「生涯規畫」,列為「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的國民十大基本能力之一,並列為六大議題之一,藉以培養學生「生涯覺 察」的適當性與必要性。本校為了讓學生探索自己擁有的特質,能了解自己對能力、興趣、特質所適合的方向,自我覺察與初步探索,藉以認識自己、肯定自我發現 潛力,跨出踏向夢想的步伐。特別邀請單車環遊世界的林存青Vicky老師來到上石國小,與高年級學生和家長一起分享她築夢和圓夢的旅程。

她談到在五年級時,老師給她一張世界地圖看,Vicky覺得世界的距離就在咫尺之間,地圖上十幾公分就是一個洲,用手指頭走個幾公分就是一個國家,她看著歐亞大陸,告訴老師:「我要從亞洲走到歐洲。」 這是她夢想的起點。十八歲開始嘗試單車長征,挖出自己所有的零用錢,再附上自己的夢想的故事藉以打動自行車店老闆,用僅有的一千塊買下十段變速的二手單 車;加上為了得到家人的支持,拜託在公園練拳的老師傅教她防身武術,以化解媽媽擔心的情緒,暑假便帶著與老師傅一起練習的大刀展開旅程。

1998年7月開始到2001年11月與好友江心靜Pinky,用九百二十二天踩踏過五大洲,遊歷三十二個國家,邊旅行邊創作,環遊世界的夢想終於實現。接著2007~2008年以協力車挑戰六千公里的環中國海的旅程,紀錄亞洲文化與人文風情,尤其在2008年夏天翻越海拔五千多公尺的青藏高原,在西藏拉薩為單車環球十年寫下圓滿的句點。

聽了至此,對我們可謂新鮮,也令人激讚她為圓夢的努力與堅持!夢想和實踐之間確實有距離,但從Vicky老師身上學習到距離是可以倚靠決心和毅力,ㄧ步一步慢慢的接近,是可以抓住的。

最後,我們學校校 長告訴大家:夢想的背後是熱情,熱情的背後是持恆的目標,目標的後面還要有充分的準備,築夢非得看準目標做足準備,然後不回頭的向前邁進。Vicky是一 位用智慧挑戰自我的旅行家(或者說探險家),她讓家人安心的放自己單飛、用準備讓自己體驗人生總要遇上的挑戰、用熱情一步一步腳踩踏板接近目標,然後奢侈 的享受旅程的陽光雨水,奢侈的跌入嘲笑和挫敗的陰霾,也奢侈的體驗斷糧、遭竊和意外。真的!這些經歷過的種種都是奢侈,因為沒有下定這樣的決心、沒有這樣 的行動,任誰也無法享用得到,一路走來是旖旎也是艱辛。

「有夢最美,築夢踏實」。從小我們即由作文題目「我的志願」中,去夢想自己的未來, 希望將來成為藝術家、醫生、老師、甚至環遊世界的冒險家;也許這只是一時的念頭,對於自己適不適合,可能都未經過仔細的想過或評估,需要具備何種能力更可 能也不清楚;Vicky老師的分享也許能帶給大家一些想法。

 
啟發好腦力,學習沒問題
2012/5/28
2012/02/01胡瀞方(幼教編輯)

針對學齡前孩子學習數學,老師及家長應給予適當的啟發與引導,讓孩子接觸數學、喜歡數學,並培養孩子養成主動思考的習慣,當習慣養成之後,孩子的腦筋會越來越靈活,對學習數學也會產生更多的興趣。

學齡前孩子數學學習概念,大致上可分為數、量、圖形與空間、邏輯這四大方面,學習數學並非靠背誦、記憶來練習,數學能力講求的是邏輯性、推理與思考能力,講求的是思考過程,若掌握這些要點,學習數學就會變得容易些;在此提供幾種啟發幼兒腦力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一、 從生活中學數學、時時刻刻引發孩子好奇心:
馬路上的招牌、車牌;家裡的時鐘、餐具,利用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物品,激發對數學的好奇;帶領孩子外出遊玩時,別放棄與孩子互動的機會,如:看見池塘中的魚,爸媽可發出好奇的聲音吸引孩子,引導孩子產生興趣,再進入要學習的數學議題裡。


二、調整學習環境:
幫孩子布置一個簡單的學習環境,太多可愛玩偶、圖片,容易讓孩子的學習分心,營造優質的學習環境,學習將更有效率。


三、豐富有趣的教材、激發學習興趣:
幫孩子挑選色彩鮮豔,活潑有趣,能夠吸引孩子的數學教材,透過教材操作,激發幼兒思考能力。


四、 多運動、均衡飲食、養成早睡早起習慣:
培養良好運動習慣、平日多補充鐵質、維他命B 群、維生素C 等食物,並養成早睡早起習慣,這些都是有助腦力的發展,有好的精神與體力,腦袋清晰,才能有最佳的學習成效。


五、父母及老師的態度和善:
當孩子對學習內容產生疑問,請耐心為孩子解答,若當下答不出來,也可邀請孩子一同尋求答案。
孩子的優質成長是靠大人們的用心,唯有給與更多自信心,才能讓孩子在未來的學習路上充滿學習的樂趣。


 
看自己的未來,孝順父母, 愛要及時
2012/5/28

如果你在一個平凡的家庭長大,你的父母還健在,不管你有沒有和他們同住一起:有一天你發現:媽媽的廚房不再像以前那麼乾淨;家中的碗筷好像沒洗乾淨;母親的鍋子不再雪亮;父親的花草樹木已漸荒廢;家中的地板衣櫃經常沾滿灰塵;母親煮的菜太鹹太難吃;父母經常忘記關瓦斯;老父老母的一些習慣不再是習慣!不再想要天天洗澡時;不再愛吃青脆的蔬果;父母愛吃煮得爛爛的菜;父母喜歡吃!稀!飯;過馬路行動反應都慢了;吃飯時間他們老是咳個不停,千萬別誤以為他們感冒或著涼,(那是吞嚥神經老化的現象);發覺他們不再愛出門……如果有這麼一天,我要告訴你,你要警覺父母真的已經老了,器官已經退化到需要別人照料了。如果你不能照料,請你替他們找人照料,千萬千萬要常常探望,不要讓他們覺得被遺棄了。
每個人都會老,父母比我們先老,我們要用角色互換的心情去照料他才會有耐心、才不會有怨言,當父母不能照顧自己的時候,為人子女要警覺,他們可能會大小便失禁;可能會很多事都做不好,如果房間有異味!可能他們自己也聞不到,請不要嫌他髒或嫌他臭,為人子女的只能幫他清理,並請維持他們的「自尊心」。當他們不再愛洗澡時,請抽空定期幫他們洗身體,因為縱使他們自己洗也可能洗不乾淨。當我們在享受食物的時候,請替他們準備一份大小適當愛吃可能是牙齒咬不動了。
從我們出生開始,餵奶換尿布、生病的不眠不休照料,教我們生活基本能力、供給讀書、吃喝玩樂和補習,關心和行動永遠都不停歇。如果有一天,他們真的動不了,角色互換不也是應該的嗎?為人子女者要切記,看父母就是看自己的未來,孝順要及時。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你留意過自己的父母嗎?

 
孩子,你的脾氣怎麼那麼大?
2012/5/11
廖曉君(幼教編輯組長)


為什麼有些孩子容易大哭大鬧,不能好好講道理,非得用哭鬧的方式來溝通呢?其實,許多大人都有類似的困擾,「容易生氣」、「沒有同理心」、「缺乏挫折容忍力」是孩子最常見的情緒問題。

根據一項情緒研究,孩子從小就傾向報喜不報憂,較常說快樂的事,較少分享遇到的挫折。這種現象跟華人的價值觀有關,因為大人常鼓勵孩子說有成就、被誇讚的事,但是遇到令人難過、生氣的事,常告誡「不要生氣」、「誰叫你⋯⋯」等,但是,這樣的觀念卻阻礙孩子情緒管理能力的學習。

我的孩子情緒管理能力好嗎?

  要知道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好不好,可以觀察情緒穩定的孩子來略知一二,他們有幾個重要的特徵,第一是孩子喜歡自己,第二是孩子知道有人喜歡自己,第三是孩子的心態比較正面,不會一直鑽牛角尖。

如何讓憤怒的孩子冷靜下來?

  面對孩子憤怒的情緒,有幾個引導步驟:
1. 不被打擾的環境:
在幼兒園裡常常有張小椅子,以隔離方式處理情緒。若在外面,很難在大眾目光下好好和孩子對話。這時可帶孩子到一個安靜的地方,除了不用在意別人的眼光,也可以稍微中斷孩子的情緒。
2. 安撫、接納孩子的情緒:
抱抱孩子,讓孩子知道自己被關心。
3. 了解發生的事:
當孩子稍微鎮靜後,了解孩子發生什麼事,但是不做價值判斷。有時孩子的敘述可能只是片面之詞,大人必須以明理的態度多方了解事件的狀況。
4. 協助孩子解決問題:
引導孩子思考該怎麼辦,而不是直接告訴他怎麼處理。

「情緒管理」很重要嗎?

  最近教育界常常討論校園霸凌議題,有時也耳聞學生因功課壓力而自殺。如果透過教育可以讓孩子好好面對自己的壓力和情緒,或許就不會有那麼多悲劇發生。大人的世界中,也常有憂鬱症、語言和肢體暴力等事件,撇開特殊的生理因素,這些都是情緒管理的問題。
  所以,情緒管理很重要,影響人一生的生活品質,甚至是學業、事業成就。

大人可以做的事

1. 接納孩子的情緒:
我們可以用一些方式,讓孩子知道有人關心他,如:摸摸孩子的頭,不一定要立刻幫孩子擦掉眼淚,說:「我知道你現在很傷心,我會在這裡陪你。」
2. 協助孩子培養正確的觀念:
喜怒哀樂是人的正常反應,因此,我們要教孩子面對自己和別人的情緒、了解原因,並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以恰當的策略調節心情。
3. 準備均衡的飲食:
均衡的飲食有助孩子發展健康的情緒,此外,補充香蕉、堅果等食物,也可以幫助孩子穩定神經、釋放快樂的腦內啡。
4. 帶著孩子一起運動,宣洩負面的情緒:
運動可以釋放壓力,讓負面情緒煙消雲散,這種好處已經過大量研究證實,不妨定期帶孩子進行足量的體能活動,還可以促進親子感情呢!

大人不能做的事

1. 不良的示範:
大家都知道「身教重於言教」,因此,如果我們希望孩子的EQ 好,要先檢視自己是否也有適當的情緒管理能力。
2. 斥責、講大道理:
事件發生當下就罵孩子、講道理,會讓情緒教育適得其反,讓孩子有話不敢說,往後反而容易尋求不健康、不安全的管道宣洩情緒。
3. 息事寧人:
大人有時為了省麻煩,可能會用條件交換方式來讓孩子停止哭鬧,如:「不要哭了,爸爸買糖果給你吃。」這種方式會讓孩子抓住大人的弱點,以後更常用哭鬧來達到目的。
4. 總是讓電視、電腦當孩子的保母:
現代父母工作忙碌,回家後為了可以安靜做家事,常常放任孩子看電視、玩電動。但是,陪伴孩子絕對是更有價值的投資。
5. 不要讓孩子哭太久:
雖說接納是最重要的,但是學齡前幼兒的身體尚未發展成熟,如果讓孩子哭太久,可能會導致呼吸不過來。

  穩定的情緒影響孩子的人際關係,也影響孩子的學習,因此情緒可說是身心健康的指標。此外,教育部預計於2012 年發布「幼兒園教保活動與課程大綱」中,「情緒」是六大學習領域之一,目的就是要把過去隱藏在教學裡,偏向機會教育的情緒教學,提升到課程層次。可見「情緒」確實是越來越受重視,也希望所有的家長、老師持續來關心這個話題,從己身做起,引導孩子成為一個接納自己、快樂的人。

 
啟發好腦力,學習沒問題
2012/5/11
胡瀞方(幼教編輯)

針對學齡前孩子學習數學,老師及家長應給予適當的啟發與引導,讓孩子接觸數學、喜歡數學,並培養孩子養成主動思考的習慣,當習慣養成之後,孩子的腦筋會越來越靈活,對學習數學也會產生更多的興趣。

學齡前孩子數學學習概念,大致上可分為數、量、圖形與空間、邏輯這四大方面,學習數學並非靠背誦、記憶來練習,數學能力講求的是邏輯性、推理與思考能力,講求的是思考過程,若掌握這些要點,學習數學就會變得容易些;在此提供幾種啟發幼兒腦力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一、 從生活中學數學、時時刻刻引發孩子好奇心:
馬路上的招牌、車牌;家裡的時鐘、餐具,利用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物品,激發對數學的好奇;帶領孩子外出遊玩時,別放棄與孩子互動的機會,如:看見池塘中的魚,爸媽可發出好奇的聲音吸引孩子,引導孩子產生興趣,再進入要學習的數學議題裡。


二、調整學習環境:
幫孩子布置一個簡單的學習環境,太多可愛玩偶、圖片,容易讓孩子的學習分心,營造優質的學習環境,學習將更有效率。


三、豐富有趣的教材、激發學習興趣:
幫孩子挑選色彩鮮豔,活潑有趣,能夠吸引孩子的數學教材,透過教材操作,激發幼兒思考能力。


四、 多運動、均衡飲食、養成早睡早起習慣:
培養良好運動習慣、平日多補充鐵質、維他命B 群、維生素C 等食物,並養成早睡早起習慣,這些都是有助腦力的發展,有好的精神與體力,腦袋清晰,才能有最佳的學習成效。


五、父母及老師的態度和善:
當孩子對學習內容產生疑問,請耐心為孩子解答,若當下答不出來,也可邀請孩子一同尋求答案。
孩子的優質成長是靠大人們的用心,唯有給與更多自信心,才能讓孩子在未來的學習路上充滿學習的樂趣。


 
學習行為是成功關鍵
2012/4/23
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放學回到家,能自動打開書包,拿出作業安靜的寫功課?我家孩子卻留連在電視機前,三催四請才拿出作業寫,寫沒幾個字就起來亂晃?其實,孩子的學習行為是決定未來成就的關鍵!那麼,對於孩子學習動機低落與學習行為不佳的狀況要如何改善?以下提供三點方法與大家分享。

一、養成習慣

習慣的養成「一開始」很重要。當老師的我們新接一個班級時,前幾個月比較辛苦的嚴格要求孩子,接下來似乎不用再費大的力氣,孩子就能表現在正軌上。當父母的我們教育孩子時,若剛開始沒要求規定,後來要導正就顯得很不容易。再者,對於孩子而言,初始習慣的養成比後來的修正會覺得輕鬆、不痛苦。因此,對於孩子的學習有些很重要的起始點,例如:第一天上小學、第一次拿筆寫字、第一次開口說英語等。若我們能在孩子的第一次,詳細指導並確實要求,孩子能循序漸進步入正軌。然而,錯過了起始點怎麼辦?我們可以創造!錯過了幼稚園的第一天,會有寒暑假過後的新學期;錯過第一堂英語課,會有第一次在家念英文給爸爸、媽媽聽的時候。我們可以用不同方式創造起始點,要求我們的孩子。

二、為自己負責

我們都知道責任感對孩子很重要,但我們卻不知道怎麼讓孩子為自己負責。當孩子做錯時,讓孩子為自己的錯誤負責。衡量他的能力,告訴他如何補救方法,讓他去做。一方面學會處事,一方面是種警惕,不要完全的幫他善後,更不可將孩子的過錯歸咎到他人身上。當孩子遇到問題時,教導他解決方式而非幫他解決。例如:班上孩子告訴我,白板筆沒水了。我分析且告訴他要做二件事:跟同學借(上課要用)並寫聯絡簿(明天才會有),而不是給他一隻白板筆。當孩子在課業上遇到瓶頸或出錯時,引導他可以查字典,問他:「這是在課本第幾頁?」我們需要給孩子一點空間和機會,讓孩子學會自己也能學習的能力,而非孩子一問就告訴他答案;孩子一錯就告訴他錯在哪裡。

三、不比較

我們都不喜歡被比較,但我們卻會不小心拿自己的孩子跟別人比較。或許我們希望透過這樣的比較會使孩子起模仿的效果,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像別的孩子那樣的好。可是別忘了,這樣的比較很可能會使孩子更無動力學習、更不想努力、更想放棄。因為在孩子的心中會這麼想:「我再怎麼努力都不可能達到班上模範生那樣好的成績,那我為什麼還要努力呢?」所以,老師、爸爸媽媽們盡量不要拿孩子來做比較,孩子如果產生無力感,就失去我們原來的美意,更害了孩子。

相信各位有智慧的老師與最關心孩子的父母,你們一定能選擇最適合的方法來提升孩子的學習動機及養成良好的學習行為!

西屯區上安國小 張映芬老師• 第11期--十二年國教 2012-04-10•

 
鐵人夢語(九)-誰說沒有不是的父母
2012/4/17

文/李萬吉 康軒文教集團董事長

  學校例行的會議中,家長申訴案件經常被熱烈討論,多年來也累積了一些經驗。有些是班級層次的問題,有些是行政層次的問題,有些則是家長認知的問題,我們都加以討論釐清,歸結出問題關鍵,作為學校處理的作業參考。

  家長的申述案件,或是出自老師的疏忽,或是家長的誤會,或是孩子的感受,往往因為處理不當,就會擴大成為全校的問題,甚至成為社會新聞,傷害教育界的形象,學校的榮譽,影響了親師關係,最大的受害者還是老師和孩子。

  幾年前,有則新聞報導,學校老師用棒球棒打學生的頭,引起社會嘩然。事實是,老師用的是上課中遊戲用的吹氣球棒,而且是上課中師生戲謔打趣,課堂氣氛非常輕鬆下的互動,沒有處罰的情境下發生的行為。

  類似的誤會,如:錯指老師性侵學童、家長要指定喜歡的導師、拒絕孩子被迫加入球隊、抗議孩子扮演白雪公主裡的壞人皇后、指定要當班長、擔任首席提琴手、學生打架演變成父母對簿公堂,甚至對老師的服裝、髮型、語言指指點點,其實都是來自於親師之間的認知落差或是立場落差。家長愛自己的孩子,往往深信孩子是不會說謊的」,學校和老師要照顧更多的孩子,知道孩子懂得選擇性的敘述」,其間有許多彼此對話互相驗證的空間,如果親師沒有互信,大人之爭形成的模糊地帶,正成為孩子道德錯亂和價值混淆成長的溫床,影響人格發展,遺害終生。

  基於愛孩子,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學校老師為了孩子的未來發展,為了所有的小孩,難免質疑是不是沒有不是的父母。這是我們從家長申訴案件中,歸納出來的問題關鍵,是不是也可以供作家長參考。

  本篇文章轉載於:中時電子報「鐵人夢語-誰說沒有不是的父母」

 
新世紀新父母
2012/4/13

邁向新世紀的父母,若是沿用過去父母教導自己的方法來教導現在的孩子,而企盼孩子未來有很好的發展,恐怕是很困難的。應如何調適自己的角色與職責,才能做「新世紀」的「新父母」呢?以下幾點心得,希望能為您提供一個努力的方向:

1.效能父母不要越俎代庖

現代每個父母都唯恐孩子會「輸」在起跑點上,「輸」在才能上,事實上,父母的一切努力都可能輸在「為孩子做得太多」、「想得太多」,而使孩子失去了主動思考、積極負責的能力。所以,有效能的父母就是「用小指出力,讓孩子主動積極為他自己努力」的「涼」爸爸和「涼」媽媽。

2.善用別人的經驗和智慧

每個人幾乎都是生了孩子之後才學如何做父母的。但孩子的成長不像織毛衣,不滿意可以重新來過,所以學習運用別人的經驗和智慧,找到教養的關鍵按鈕,才可能啟發孩子的無限可能。孩子的未來成就如何,能力不是真正的要素,意願才是。所以父母要能了解孩子、激勵孩子,才能讓孩子發揮潛能、成就生命。

3.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

溝通是個流行語,是許多父母親心頭的痛。親子間經常有「溝」無「通」,關鍵在於每個人都重視自己的感受及看法,而忽略了必須先重視對方的一切,我們才有可能被對方接納和看重。所以,溝通---「會聽」比「會說」重要,父母要懂得聽孩子內在真正的聲音,親子之間才能有良性的互動。

4.以關心詢問代替無謂質問

我們常會問孩子:「為什麼你要這樣?」這往往找到了行為的原因,卻毫無可著力之處。若我們關切「原因」和「理由」,並且能發揮好的引導,才能讓孩子從事件中學習和成長。所以,我們要問孩子:「如何做才會更好呢?」、「我們從何時開始努力呢?」從有品質的問題著手,才能創造良好的親子互動。

5.用心經營成功的經驗

親子間不在於發生了什麼問題,而著重在我們創造了什麼樣的經驗,任何挫折、衝突都是有意義的,端看我們如何看待它。若我們能從中找到平衡點,維持愉悅的親子關係,則正向的經驗將創造許多成功的可能。人是情緒的動物,正向的經驗帶領我們走向美好,負向經驗則將引導走向挫敗。所以,每天用心經營成功的經驗,是家庭和樂、幸福、成功的基石。

6.疼愛子女之前先愛自己

父母是陪孩子一起成長,而非教導孩子成長的,人生的各種角色都非單向付出,而是雙向的互動,父母在過程中內省、覺察、學習,我們要學習做自己的朋友,傾聽內在的心聲,才能做孩子真正的朋友。好好愛護自己、善待自己,可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心靈不受委屈,才能無條件付出。

新世紀的新父母,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讓孩子為自己負責,全力以赴達成自己的目標,讓孩子成為這個世界的一個美好禮物。

(摘自 泰山真愛家庭雙月刊 第八期∼盧蘇偉)

 
上一頁 目前為第17頁/總共有21頁   下一頁
 
 
407台中市西屯區西安街78號 電話:04-27018008 傳真:04-24526739 Mail:feng.chia.kids@gmail.com